宋代醫學壁畫首次被發現
...合韓城礦務局沉陷區工程建設進行考古鑽探時,共發現從漢代延續至清代的古墓葬47座。雖然大部分墓葬嚴重被盜,但2009年2月,以孫秉君隊長爲首的考古院組隊對古墓葬進行清理時,卻有一重大發現,在盤樂村東300米處發現一...
中醫中藥;中醫文化益腎活血化痰法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探析
...2痰瘀互結是CAS的病理因素痰飲是導致眩暈的重要因素。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言:“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至金元時期,朱丹溪則強調“無痰不作眩,在治療上,《丹溪心法&bu...
中醫中藥;中醫臨牀;辯證施治臨牀應用中的六經辨證
從漢代張仲景《傷寒論》六經辨證中可以明晰,中醫學對外感病有了較爲明確的認識。外感發熱病,就其風寒即傷寒性質,在臨牀上可見以下幾種常見類型。 1表寒證 症狀表現爲惡寒、頭痛、項強、脈浮等。由衛陽不足...
合作平臺;在線期刊;中華醫藥雜誌;2004年第4卷第9期;中醫中藥端午節——中藥的節
...規定要在五月五日進行炮製。端午捉蛤蟆製藥的習俗源於漢代“蟾蜍闢兵”的傳說,現代有不少地區還有端午捉蛤蟆的習俗。蟾酥是一種貴重的中藥,清朝宮廷太醫院規定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取酥日。太醫院官員在捉癩蛤蟆的時...
中醫中藥;中醫文化“治未病“中醫護理的基本原則
中醫“治未病思想源於《黃帝內經》。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中醫“治未病的預防學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和愈後防復。 未病先防. 未病之前,採取各種措施...
合作平臺;醫學論文;中西醫結合論文;中醫中藥細辛用量小考
...的湯劑有20首,其用量多爲三兩,且並未言及禁忌。雖然漢代的劑量考證未達成共識,有考證一兩約爲15克的,有考證一兩約爲3克的,但按少的算,根據《傷寒論講義》:“一兩摺合一錢(3克)”,“三兩”折算爲現在的計量單位...
合作平臺;醫學論文;中西醫結合論文;中醫中藥先天性膽囊缺如誤診爲膽囊多髮結石1例
...應引起足夠重視,以防疏漏。 作者單位:733000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第三人民醫院作者:汪鴻有趙興王曉全
合作平臺;在線期刊;中華實用醫藥雜誌;2004年第4卷第16期;病例報告解析藥物劑型與藥物療效的對應關係
...歷史有兩千年丸劑一般見於中成藥,其歷史最悠久。早在漢代,中藥中就已經有丸劑了。兩千多年下來,丸劑的種類並不比西藥遜色,如按“賦形劑(編者按:在藥物製劑中除主藥以外的附加物,也可稱爲輔料。)”的不同可分...
藥品天地;專業藥學;藥學研究西瓜
...,功能清暑解熱。又稱夏瓜、寒瓜,堪稱瓜中之王,因在漢代時從西域引入,故稱西瓜。西瓜亦屬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非洲,目前除少數邊遠寒冷地區外,國內各地均有種植,果味甘甜而性寒。西瓜是夏天的典型水果,...
醫源資料庫;圖庫;食品圖庫朱盛山:21世紀中醫藥的現論與優勢(上)
...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漢·張仲景著《傷寒論》,總結了漢代以前的有關預防和治療疾病的豐富經驗,從整體觀點出發,以六經辨證辨傷寒,以臟腑辨證辨雜病,創造了辯證施治、理法方藥一整套理論體系。兩千年來,經絡學說...
合作平臺;醫學論文;中西醫結合論文;中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