臚脹
拼音:lúzhàng臚脹病狀名。即腹脹。《廣韻·九魚》:“腹前曰臚。”《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面首四肢(月真)憤,臚脹,瘍痱,嘔逆。”張景嶽注:“臚,皮也。一曰腹前爲臚。”
中醫症狀名厥陰經腳氣
...,循股,環陰器,上抵小腹,夾臍諸處脹痛,兼見口乾、嘔逆、泄瀉等症。風勝者,多有自汗;寒勝者,痛甚而無汗;暑勝者,發熱煩躁;溼勝者,重着腫滿。治宜神應養真丹。
中醫病證名積滯吐
拼音:jīzhìtǔ積滯吐病證名。指食物久停,積滯於胃而致嘔吐。《普濟方》卷三百九十四:“小兒積滯吐,胸膛悶結,中脘痞悶,氣不舒暢,療穢嘔逆即吐。”治宜和胃降逆,用二陳湯、香砂、枳術丸加減。
中醫病證名格陽
...被格拒的吐逆症。臨牀表現爲四肢厥冷,不欲飲食,食則嘔逆等。
中醫病證名肝足厥陰經病證
...腹腫,甚則嗌幹,面塵,脫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脈經·肝足厥陰經病證》:“肝氣虛則恐;實則怒。”“病先發於肝者,頭目眩,脅痛肢滿。”“肝病者,必兩脅下痛引小腹,令人...
中醫病證名肝膽俱實
拼音:gāndǎnjùshí肝膽俱實病證名。指肝膽二經俱有實邪壅滯,橫逆犯脾胃,影響消化功能。《千金要方》卷十一:“左手關上脈陰陽俱實者,足厥陰與少陽經俱實也。病若胃脹嘔逆,食不消,名曰肝膽俱實也。”
中醫病證名發眉瘡
...。發於眉至額部,初起腫脹,色黑質硬,劇痛;甚則悶亂嘔逆,潰爛成瘡。治宜瀉火解毒。內服清瘟敗毒散,外敷止痛拔毒膏。
中醫學;中醫病名膽氣不足
...所致。症見虛煩不眠,口苦,常嘆息,易驚恐,多疑慮,嘔逆等。《諸病源候論·五臟六腑病諸候》:“膽氣不足,其氣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嘔宿汁,心下澹澹,如人將捕之。”治宜溫膽安神,氣虛者宜結合補氣。
中醫病證名膵俞
...下間旁開1.5寸。左右計2穴。主治消渴、咽喉乾燥、腹痛嘔逆、肋間神經痛等。一般向椎體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
中醫學;鍼灸學;經外奇穴表解裏未和
...致。《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執^水)(執^水)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刺湯主之。”
中醫病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