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本義
拼音:shānghánlùnběnyì《傷寒論本義》爲傷寒著作。十八卷。卷首、卷末各一卷。清·魏荔彤撰於1724年。魏氏註解《傷寒論》,除前有總論外,對六經病、瘥後勞復、霍亂等篇,亦各有總論提要鉤玄。卷首並附方有執《陰陽表裏...
中醫學;書籍;古籍;傷寒著作;清代傷寒古方通
拼音:shānghángǔfāngtōng《傷寒古方通》爲傷寒著作。二卷。清·王子接撰。本書即《絳雪園古方選注》第一部分。王氏將《傷寒論》113方分爲和劑、寒劑、溫劑、汗劑、吐劑、下劑六大類,共113方,方解比較明晰。現存光緒上...
中醫學;書籍;古籍;傷寒著作;清代傷寒方經解
拼音:shānghánfāngjīngjiě《傷寒方經解》爲傷寒著作。簡稱《經方解》。不分卷。清·姜國伊注。書成於1861年。本書註解《傷寒論》方113首,於自跋中提出:“論經方者,須明藥性;明藥性者,須考《本經》(指《神農本草經》...
中醫學;書籍;古籍;清代;傷寒著作傷寒第一書
拼音:shānghándìyīshū《傷寒第一書》爲傷寒著作。四卷,附餘二卷。清·沈月光傳,車宗輅、胡憲豐編訂。書成於乾隆年間。本書論述傷寒證治較簡要,但摻雜了八卦圖說、河圖洛書等內容。此雖開拓了視野,卻未必盡合於臨...
中醫學;書籍;古籍;傷寒著作;清代六經傷寒辨證
拼音:liùjīngshānghánbiànzhèng《六經傷寒辨證》爲傷寒著作。四卷。清·蔡宗玉輯,林昌彝補方。刊於1873年。蔡氏以分經辨證論述傷寒在臨牀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證候。每一證候採用歸納《傷寒論》原文等形式,介紹諸證的病因...
中醫學;書籍;古籍;清代;中醫辨證方法類證活人書
拼音:《lèizhènghuórénshū》《類證活人書》傷寒著作。二十二卷(一作二十卷)。宋·朱肱撰於1108年。初名《無求子傷寒百問》,又名《南陽活人書》。全書分四部分,對傷寒各證和其他一些雜病予以詳細的論述。卷一-十一,...
讀過傷寒論
拼音:《dúguòshānghánlùn》《讀過傷寒論》傷寒著作。十八卷,又“卷之首”二卷。陳伯壇撰。初版於1930年。陳氏研究仲景學說多年,此編對《傷寒論》的原文註釋較全面,每能闡發經義,並品評自晉以後諸家註疏之得失,“...
傷寒裏證
...典];interior-syndromeofexogenousfebrilediseas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傷寒裏證爲病證名。指傷寒病邪在裏的病證。1.邪在三陽,以陽明實熱爲裏證。《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
中醫學;中醫病證名;中醫診斷學傷寒科
拼音:shānghánkē傷寒科爲明代醫學分科的一種。早在北宋時,傷寒課程就列入醫學生學習科目。明太醫院內共設十三科,傷寒爲其中之一,是專門治療外感疾患的,類似於現代內科中設置的某些專科。參見十三科:十三科爲我...
中醫學;中國古代醫學分科傷寒霍亂
拼音:shānghánhuòluàn傷寒霍亂爲病證名。指內傷飲食兼感寒邪引起的霍亂。《張氏醫通》卷四:“傷寒吐利,由邪氣所傷,霍亂吐利,由飲食所傷,其有兼傷寒之邪,內外不和,加之頭痛發熱而吐利者,是傷寒霍亂也。”治宜...
中醫學;中醫病證名;中醫診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