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
拼音:èrhé二合爲十二經別表裏組合之一。出《黃帝內經靈樞·經別》。指足少陽經別與足厥陰經別相合。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分出,通向體腔,溝通表裏兩經在深部聯繫的重要支脈。其分佈特點可以用離、合、出、入四字概...
中醫學;經絡學;鍼灸學;十二經別表裏關係組合二號垢象方
拼音:èrhàogòuxiàngfāng二號垢象方爲《雜病源流犀燭·內傷外感門》卷二十一方。即薄荷湯(《痧脹玉衡》卷下方)。組成爲薄荷、香薷、連翹各一錢,厚朴、金銀花、木通各七分。水煎冷服。治痧因於暑者。
中醫學;方劑十二號既濟方
拼音:shíèrhàojìjìfāng十二號既濟方出《雜病源流犀燭·內傷外感門》卷二十一。即《痧脹玉衡》卷下方之降香桃花散。降香五錢,牛膝二兩,桃花、紅花、紅鳳仙花各七錢,白蒺藜一兩。爲細末,黑砂糖調童便沖服。治痧毒中...
中醫學;方劑耳後發
拼音:ěrhòufā英文:postauricularcarbuncl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耳後發爲病名。1.出《仙傳外科祕方》卷九。即銳毒。銳毒即發於耳後一寸三分高骨處的有頭疽。見《外科正宗》卷一。又名耳後發、耳後疽、耳後瘡、發頤、參發頤、...
中醫學;中醫病名耳後毒
拼音:ěrhòudú英文:retroauricularcarbuncl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耳後毒爲病名。出《外科證治準繩》卷三。即銳毒。銳毒即發於耳後一寸三分高骨處的有頭疽。見《外科正宗》卷一。又名耳後發、耳後疽、耳後瘡、發頤、參發頤、耳...
中醫學;中醫病名耳後瘡
拼音:ěrhòuchuāng英文:rightretroauricularcarbuncl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耳後瘡爲病名。出自《鮑氏驗方新編》卷一。即銳毒。銳毒即發於耳後一寸三分高骨處的有頭疽。見《外科正宗》卷一。又名耳後發、耳後疽、耳後瘡、發頤、參...
中醫學;中醫病名耳後骨膜下膿腫
拼音:ěrhòugǔmóxiànóngzhǒng概述:慢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急性發作時,乳突腔內蓄積的膿液經乳突外側骨皮質破壞處流入耳後骨膜下,形成耳後骨膜下膿腫(postauricularsubperiostealabscess)。膿腫穿破骨膜及耳後皮膚則形成耳後瘻...
疾病耳後旁光
拼音:ěrhòupángguāng耳後旁光爲經外奇穴名。出《鍼灸雜誌》(第一卷)。位於顳部,顳骨乳突之高點處。左右計2穴。主治疔瘡。一般灸3~5壯。
中醫學;鍼灸學;經外奇穴耳後靜脈三條
拼音:ěrhòujìngmàisāntiáo耳後靜脈三條爲經外奇穴名。出《福州民間鍼灸經驗錄》。位於耳殼背面三條靜脈處。主治目疔、目赤痛等。一般用針挑刺出血。
中醫學;鍼灸學;經外奇穴塔塔爾湼
拼音:tǎtǎěrhè塔塔爾湼爲俄國鍼灸醫生。曾在中國僑居。1843年,在彼得堡開始用鍼灸治病。
中醫學;鍼灸學家;鍼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