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西梭黴素
...)溶解,並分別稀釋成每1ml中含10單位與5單位的溶液,以短小芽孢桿菌(63202)爲檢定菌,中國藥典1990年版I號培養基(PH7.8)按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中國藥典1990年版二部附錄113頁)測定即得。 作用與用途: 用法與用...
藥品天地;專業藥學;藥品質量標準;西藥第二部分洛美沙星眼藥水治療眼部感染104例
...陽性菌36株,革蘭陰性菌16株,革蘭陽性菌以葡萄球菌、棒狀桿菌和鏈球菌爲主,革蘭陰性菌以假單胞菌和腸桿菌爲主,2組的細菌清除率均爲100%。 3 藥物敏感試驗 3.1 紙片法敏感試驗 見表1。表1 137株細菌對洛美沙星...
合作平臺;醫學論文;臨牀醫學與專科論文;藥學應用氯化三苯四氮唑半固體培養基進行細菌動力試驗的探討
...腸桿菌屬、不產色素沙雷菌,李斯特菌屬與其它革蘭陽性棒狀桿菌,志賀氏菌屬與耶爾森菌屬以及非發酵菌屬間的鑑別有重要價值。動力試驗錯誤是細菌鑑定錯誤的主要原因之一[1],多由於培養基不合要求,結果判定錯誤所...
合作平臺;在線期刊;中華醫學實踐雜誌;2004年第3卷第8期;論著先天性腰骶部移行椎的X線診斷探討
...或包括骶椎的X線片作爲輔助參考。 2結果 2.1T12肋短小300例腰椎片中,腰骶部無移行椎患者而有T12肋短小的35例,部分上翹或單側短小。並棘突遊離或隱裂的僅各1例,未進行分析。所見頸椎均無變異。 2.2腰骶部移行椎...
醫源資料庫;在線期刊;中華現代影像學雜誌;2009年第6卷第12期芳香類中藥揮發油抗菌作用研究進展
...。2.3.1 藿香 藿香油能抑制大部分皮膚細菌如干燥棒狀桿菌、固着微球菌和莫拉氏菌的生長繁殖。張氏[8]對廣藿香精油的成分進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利用培養基藥物濃度稀釋法進行體外抗菌實驗,表明...
醫源資料庫;在線期刊;中華實用醫藥雜誌;2008年第8卷第9期複方皮康王膏治療痤瘡66例觀察
...素支配。皮脂腺、毛囊常存的細菌有白色葡萄球菌、痤瘡棒狀桿菌、卵圓形糠疹芽孢菌、馬拉色菌等,它們都能把皮脂腺分泌的脂肪變成遊離脂肪酸,刺激皮膚組織形成炎症,損害皮膚。本組配方對上述細菌有抑制殺滅作用。配...
醫源資料庫;在線期刊;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誌;2005年第2卷第2期醫學微生物學-腸道感染細菌複習題
...力E.觀察超敏反應29.可產生菌血症的細菌是A.志賀菌B.白喉棒狀桿菌C.肉毒梭菌D.破傷風梭菌E.傷寒沙門菌30.肥達反應的原理是A.直接定量凝集反應B.間接凝集反應C.協同凝集反應D.反向間接凝集反應E.非特異性凝集反應31.肥達試驗...
醫源資料庫;醫源習題集;醫學微生物學納米羥基磷灰石的製備與分析
...爲原料成功製備了納米HAP,是粒徑爲50nm、長度100nm左右的棒狀晶體。1實驗部分1.1複分解法機理6(NH4)3PO4+10Ca(NO3)+2NH3·H2O=Ca10(PO4)6(OH)2+20NH4NO3。1.2實驗步驟將Ca(NO3)·4H2O和(NH4)3PO4二種試劑用蒸餾水及氨水配成溶液,按...
合作平臺;在線期刊;中華醫學研究雜誌;2004年第4卷第5期;綜述一起由腸炎沙門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檢測
...3種純化菌落進行革蘭染色鏡檢,鏡下可見均爲革蘭陰性短小桿菌,無芽胞和莢膜。3.3血清學診斷將粉紅色菌落用致病性大腸桿菌診斷血清進行玻片凝集,將無色半透明菌落用志賀菌診斷血清進行玻片凝集,均無凝集現象,可排...
醫源資料庫;在線期刊;中國熱帶醫學雜誌;2005年第5卷第4期稀釋絡合碘和百多邦用於新生兒膿皰瘡的效果觀察
...而對先天性抗感染屏障作用的皮膚正常菌羣叢如細球菌、棒狀桿菌和丙酸桿菌等抑制作用卻較弱,並且皮膚外用經皮穿透和吸收較少,因此適用於革蘭陽性球菌引起的皮膚感染,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效,同時與其他抗生素...
醫源資料庫;在線期刊;中華現代護理學雜誌;2009年第6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