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藥性要旨
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苦藥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藥平降,甘寒瀉火,苦寒瀉溼熱,甘苦寒瀉血熱。
中醫古籍;醫學啓源;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金;張元素(六)用藥用方辨
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如仲景治表虛,制桂枝湯方,桂枝味辛熱,發散、助陽、體輕,本乎天者親上,故桂枝爲君,芍藥、甘草佐之。〔如〕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制小建中〔湯〕方,芍藥爲君,桂枝、甘草佐之...
中醫古籍;醫學啓源;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金;張元素(七)去〔臟腑〕之火
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白芍藥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木通瀉小腸火,黃芩瀉大腸火,石膏瀉胃火。柴胡瀉三焦火,〔須用〕黃芩佐之;柴胡瀉肝火,須用黃連佐之,膽經亦然。黃柏瀉膀胱火,又曰...
中醫古籍;醫學啓源;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金;張元素(八)各經引用
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太陽經,羌活;在下者黃柏,小腸、膀胱也。少陽經,柴胡;在下者青皮,膽、三焦也。陽明經,升麻、白芷;在下者,石膏,胃、大腸也。太陰經,白芍藥,脾、肺也。少陰經,知母,心、腎也。厥...
中醫古籍;醫學啓源;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金;張元素(九)五味所用
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苦以〔瀉〕之,甘以緩之〔及〕發之,詳其所〔宜〕用〔之〕,酸以收之,辛以散之,鹹以軟之,淡以滲之。
中醫古籍;醫學啓源;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金;張元素(十)用藥各定分兩
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爲君最多,臣次之,佐〔使〕又〔次〕之。藥之〔於證〕,所主停者,〔則〕各等分〔也〕。
中醫古籍;醫學啓源;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金;張元素(十一)藥性生熟〔用〕法
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黃連、黃芩、知母、黃柏,〔治〕病在頭面及手梢皮膚者,須酒炒之,借酒力上升也。咽之下,臍之上〔者〕,〔須〕酒洗之;在下者,生用。凡熟〔升〕生〔降〕也。大黃鬚煨,恐寒傷胃氣;至於烏...
中醫古籍;醫學啓源;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金;張元素(十二)藥用根梢法
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凡根〔之〕在上者,中半以上,氣脈上行,以生苗者爲根。中半以下,氣脈下行,入土者爲梢。當知病在中焦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經曰∶根升梢降。
中醫古籍;醫學啓源;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金;張元素(十四)七神
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
中醫古籍;醫學啓源;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金;張元素(十六)咀藥味
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古之用藥治病,擇淨口嚼,水煮服之,謂之咀。後人則用刀桶內〔細〕銼,以竹篩齊之。
中醫古籍;醫學啓源;卷之下十二、〔用藥備旨〕;金;張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