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甘、微苦、酸,性寒,無毒。入心、脾二經。枸杞爲使。惡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燥得以潤,痰可以清。排膿散腫,利膈清心。止渴退煩熱,通乳生唾津。消瘀血,催月經。消痰解熱,是其職...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甘,性寒,無毒。入心、胃二經。薑汁爲使。痰在皮裏膜外者,直達以宣通。痰在經絡四肢者,屈曲而搜剔。失音不語偏宜,肢體攣蜷決用。竹瀝滑腸,脾虛泄瀉者勿用。惟痰在皮裏膜外,經絡肢節者...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甘,性平。入心、肺、肝諸經。除風熱,開經絡。行血氣,導痰涎。去胸中煩悶,治頭風眩暈。大人中風失音,小兒心熱驚癇。牡荊,俗名黃荊。截取尺餘架磚上,中間火炙,兩頭以器承取,即得。李...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鹹,性平,無毒。入肺經。清金降火,止濁治淋。積塊老痰逢便化,癭瘤結核遇旋消。海石乃水沫結成,體質輕飄,肺家之象也。氣味鹹寒,潤下之用也。故治證如上。多服損人氣血。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鹹,性平。入肝經。火,水飛。化頑痰癖結,行食積停留。痰見青礞,即化爲水。脾虛者大忌。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即蚶殼也。味鹹,性平,無毒。火,醋淬,研。消老痰至效,破血癖殊靈。鹹走血而軟堅,故主治如上。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清化飲
卷十下胎產門治產後因火發熱,及血熱妄行,陰虧諸火不清等證。白芍麥冬(二錢)丹皮茯苓生地石斛(二三錢)黃芩(一錢)骨蒸多汗者,加地骨或黃柏梔
中醫古籍;成方切用;卷十下胎產門;清;吳儀洛清化湯
卷三瘟疫正治諸方治壯熱憎寒。體重。舌幹。喘吸短氣。咽喉不利。面腫目赤。殭蠶(酒炒二錢)蟬蛻(一錢)銀花澤蘭(各二錢)橘紅龍膽草(各八分)黃連黃芩草(五分)加大黃(三錢)如咽痛者加牛蒡子(炒二錢)頭面不...
中醫古籍;醫方簡義;卷三瘟疫正治諸方;清;王清源產後時邪風寒暑溼燥火證治
卷六產後七日內患時邪。壯熱。口渴或身痛。或頭痛。或咽痛。宜與產後鬱冒例治。甚則四肢厥神不瘀血分。治以鹹寒治之。不
中醫古籍;醫方簡義;卷六;清;王清源暑溼脈證第三十七
卷四暑傷於氣,脈虛身熱。溼傷於血,脈緩細澀。暑亦陽邪,性熱而散。傷於氣分,從其類耳。陽邪傷氣,氣必煩蒸,故身熱。氣散不斂,故脈虛。(宜清暑益氣湯、加味香薷飲之類。)溼爲水溼,血液相近,傷血亦從其類。脈...
中醫古籍;醫燈續焰;卷四;清;潘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