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咽喉科用藥
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味苦辛,性涼。清解熱毒,咽喉腫痛能消。涼血利尿,浮腫溲渾可治。外用止血,研末塗痔。咽喉腫甚難嚥者,亦可用其汁探吐。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明;李中梓(六)口齒科用藥
...夏用枝葉,秋用子。專達陽明解熱,爲口瘡之聖藥,內服外用皆宜。以其性澀,故兼有遺尿之療也。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頭面七竅;明;李中梓白膠香
...治牙疼、骨哽能通。此香性粘膩,能去風燥。對外症內服外用均宜,故小金丹中用之。又藏書家除夕每用以燻書,謂可闢魚。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二卷·形體用藥及專科用藥外科皮科骨傷科;明;李中梓(九)澀大腸
...如鳥犀色。固腸醫瀉利,斂肺治咳血。興陽事,止遺泄。外用能止牙疼,能染鬚髮,能治口瘡陰瘡,能塗酒渣之鼻。此藥有功於止澀,然亦不宜獨用多用也。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肺經及大腸經;明;李中梓(九)澀大腸
第三卷脾經與胃經味辛,性熱,無毒。入肺、脾二經。去挺,醋浸一宿,焙乾,颳去皮,粟子令淨。溫脾除嘔逆,定瀉理心疼。鼻淵牙痛,俱作外用。古方用此,百中之一,以其辛熱耗散,能動脾肺之火,多用損目也。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脾經與胃經;明;李中梓(六)涼肝
第三卷肝膽二經味鹹,性寒,無毒。入肝經。清肝火,解鬱結,幼稚驚疳,大方吐血。傷寒發斑,瘡生口舌。內服輕浮上達,清火解毒,外用有收水燥溼之功。青黛性涼,中寒者勿與。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肝膽二經;明;李中梓(一)植物藥
...治即冰片,味辛苦,性微溫,無毒。入心、肺、肝三經。外用能治五官諸病,可引諸藥達於深處。內服能開通關竅,驅逐祟邪。善消風而化溼,使耳聰而目明。芳香爲百藥之冠,香甚者,性溫熱。善於走竄,入骨搜風,能引火熱...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四卷外治;明;李中梓(一)植物藥
第四卷外治味甘,性溫。外用收水拔幹,能治塌皮溼爛。嬰兒以之撲撒,創傷以之止血。內服潤人心肺,能於益氣除風,頭目眩暈酌投,痢疾亦可試治。此藥以外用爲主,內服甚少用。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四卷外治;明;李中梓(一)植物藥
第四卷外治味苦,性平,無毒。擦頑癬及蟲瘡,止腸風與久痢。肉濃而色紅者真。不宜多服。外用無妨。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四卷外治;明;李中梓(一)植物藥
第四卷外治味辛、苦,性寒。清涼解毒、取汁外用。耳竅紅腫,耳底脹痛。此草外治耳患有良效。但須洗淨,搗汁用。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四卷外治;明;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