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鹹,性平。入肝經。火,水飛。化頑痰癖結,行食積停留。痰見青礞,即化爲水。脾虛者大忌。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即蚶殼也。味鹹,性平,無毒。火,醋淬,研。消老痰至效,破血癖殊靈。鹹走血而軟堅,故主治如上。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三)逐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辛、鹹,性溫,有小毒。入肺、肝、胃三經。柏子爲使。惡麥門冬。畏人蔘、苦蔘。颳去粗皮及弦與子,酥炙用。宣壅導滯,開竅通關。驅邪辟疫,搜風逐疫。之治噤口中風,濯之則除溼去垢,塗之而...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乾薑
第一卷·通治部分溫裏藥味辛,性熱,無毒。入肺、脾二經。破血消痰,腹痛胃翻均可服。溫中下氣,症瘕積脹悉皆除。開胃扶脾,消食去滯。生行則發汗有靈,炮黑則止血頗驗。乾薑本辛,炮之則苦,守而不移,非若附子行而...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溫裏藥;明;李中梓蜀椒
第一卷·通治部分溫裏藥味辛,性熱,有毒。入肺、脾、胃三經。杏仁爲使。畏款冬花、防風、附子、雄黃。閉口者害人。溫脾土,而擊三焦之冷滯,補元陽,而蕩六腑之沉寒。飲癖氣症和水腫,累建奇功,殺蟲止嘔及腸虛,恆...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溫裏藥;明;李中梓帶脈分寸歌
卷六奇經八脈總歌帶脈部分足少陽,季脅寸八是其鄉,由帶三寸五樞穴,過章五三維道當。【注】帶脈部分,在足少陽經季脅之下一寸八分,即帶脈穴也。從帶脈穴下三寸,即五樞穴也。從五樞下行,過肝經之章門穴下五寸三分...
中醫古籍;刺灸心法要訣;卷六奇經八脈總歌;清;吳謙五指循歌
卷下行鍼次第法十二歌部分經絡要指循。只爲針頭不緊沉。推則行之引則止。調和血氣使來臨。凡下針若氣不至。用指於所屬部分經絡之路上下左右推而行之。引而止之往來循之。使血氣上下均勻。針下自然氣至沉緊。得氣即瀉...
中醫古籍;重樓玉鑰;卷下行鍼次第法十二歌;清;鄭梅澗五、指循歌
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訣部分經絡要指循,只爲針頭不緊沉,推則行之引則止,調和血氣使來臨。【注】[1]凡下針,若氣不至,用指於所屬部分經絡之路,上下、左右推而行之,引而止之,往來循之,使氣血上下均勻,針下自然氣...
中醫古籍;醫宗金鑑;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訣;清;吳謙帶脈分寸歌
外科卷下骨度尺寸條文:帶脈部分足少陽,季脅寸八是其鄉,由帶三寸五樞穴,過章五三維道當。注:[1]帶脈部分,在足少陽經季脅之下一寸八分,即帶脈穴也。[2]從帶脈穴下三寸,即五樞穴也。[3]從五樞下行,過肝經之章門穴...
中醫古籍;醫宗金鑑;外科卷下骨度尺寸;清;吳謙石癰
卷之十九·心小腸部癰疽所發部分名狀不同〔丹〕治石癰如石,不治。腫者,生商陸根搗擦之,燥則易之,取軟爲度。(張文仲。)癰未潰,以苦苣白汁滴之,立潰。本草雲∶亦出疔根。〔《保》〕木香散治瘡難消,不能作膿,...
中醫古籍;醫學綱目;卷之十九·心小腸部癰疽所發部分名狀不同;明;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