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卷二中經味辛溫。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一名芳香。生川穀。騷人連詠。志潔稱芳。風回養鼻。煙迷褰裳。蘅蘭共攬。蕭艾休攘。採遴黃澤。秋思江鄉。離騷。扈江離與闢兮...
中醫古籍;神農本草經贊;卷二中經;清;葉志詵白鵓鴿
卷九禽部鹹,平。調精益氣。患惡瘡、疥癬、風瘡、白癜、瘍,服之立愈。解諸藥毒。卵小兒食之,預解痘毒。屎名左盤龍辛,溫。微毒。可敷諸瘡風毒。
中醫古籍;得配本草;卷九禽部;清;嚴西亭白冬瓜
菜部(此物經霜後皮上白如粉塗故云白冬瓜也被霜後取置經年破取核水洗燥去殼擂仁用一用皮肉搗絞汁服)
中醫古籍;炮炙大法;菜部;明;繆希雍白冬瓜
卷六菜部味甘,性微寒無毒,入脾胃大小腸四經。主胸前煩悶作渴,臍下水脹成淋,通大小便,大解熱毒,可貼癰疽,又解丹石毒及魚毒。按∶冬瓜味甘,宜入脾胃,性走而急,宜入大小腸。煩渴癰疽,皆熱也,其性寒,故能解...
中醫古籍;雷公炮製藥性解;卷六菜部;明;李士材白雄雞肉
上品·卷第一味酸,微溫。主下氣,治狂邪,安五臟,傷中,消渴。
中醫古籍;名醫別錄;上品·卷第一;魏晉;陶弘景白冬瓜
上品·卷第一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又,甘瓜子,主腹內結聚,破潰膿血,最爲腸胃脾內壅要藥。《本經》原文∶白瓜子,味甘,平。主令人悅澤、好顏色,益氣不飢。久服輕身耐老。一名
中醫古籍;名醫別錄;上品·卷第一;魏晉;陶弘景白石華
下品·卷第三味辛,無毒。主治癉消渴,膀胱熱。生液北鄉北邑山,採無時。
中醫古籍;名醫別錄;下品·卷第三;魏晉;陶弘景白女腸
下品·卷第三味辛,溫,無毒。主治泄利腸,治心痛,破疝瘕。生深山谷中,葉如蘭,實赤。腸亦同。
中醫古籍;名醫別錄;下品·卷第三;魏晉;陶弘景白雄雞肉
卷第三·本草中人獸部味酸,微溫,主下氣,療狂邪,安五臟,傷中消渴。
中醫古籍;千金翼方;卷第三·本草中人獸部;唐;孫思邈白冬瓜
卷第四·本草下菜部味甘,微寒。主除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中醫古籍;千金翼方;卷第四·本草下菜部;唐;孫思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