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氣四日
卷一百四十八時氣門(附論)夫時氣病。四日太陰受病。太陰爲三陰之首。三日以後。諸陽受病訖。即傳之於陰。太陰之脈主於咽喉。故得病四日。腹滿咽乾。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也。方苦蔘湯(出聖惠方)治時氣四日。身...
中醫古籍;普濟方;卷一百四十八時氣門;明;朱橚治時氣下部瘡諸方
卷第十六夫時氣下部瘡者。由毒熱結在腹內。谷氣衰毒瓦斯盛。三蟲動作求食。蝕人五臟。多令泄痢髒即治時氣蝕。下部生瘡。宜服雄黃散方。雄黃(半兩細研)青葙子(三兩)苦蔘(三兩銼)黃連(三兩去須微炒)杏仁(一兩...
中醫古籍;太平聖惠方;卷第十六;宋;王懷隱;陳昭遇時氣三日
卷一百四十八時氣門(附論)夫時氣病。三日少陽受病。少陽脈循於脅。上於頸耳。故得病三日。胸脅熱而耳聾也。三陽經絡始相傳病。未入於髒。故可汗而愈。方柴胡散治時氣三日。頭痛壯熱。心神煩壅。胸膈不利。柴胡(一...
中醫古籍;普濟方;卷一百四十八時氣門;明;朱橚發斑十三條
...毒不解。其病入裏。則同傷寒治之。又曰。熱病發斑。與時氣同。或未發汗。或已經汗下而熱毒不散。表虛裏實。熱毒乘虛出於皮膚。所以發斑。雍曰。此證是溫毒發斑也。與傷寒發斑不同。蓋溫毒之毒本在裏。久爲積寒所折。...
中醫古籍;仲景傷寒補亡論;卷十四;宋;郭雍傷寒發斑
卷第二十七論曰傷寒發斑。陽盛故也,其病在表,或未經發汗,或已發汗未解,或吐下後,邪熱不除。毒瓦斯內盛,因表虛,熱毒乘虛出於皮膚,發爲斑疹,如錦紋,若色赤及發在五日內者,可治。若色黑過七日乃發者,難治,...
中醫古籍;聖濟總錄;卷第二十七;宋;由政府組織編寫溫熱發斑其人反清
...虛則神散也。更有津血全無,神明全散,溫毒之極,至於發斑,而人清反異於平日者,此爲不治。前人未道,獨車質中曰∶溫病發斑,獨有陽證人清者,見洪滑之脈,宜細心參酌,勿可輕許妄治。又曰∶發斑證,神氣清楚,仰臥...
中醫古籍;讀醫隨筆;卷三證治類;清;周學海時氣論
卷第十五夫時氣病者。是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病無少長皆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從春分後。其中無大寒不冰雪。而人有壯熱爲病者。此則屬...
中醫古籍;太平聖惠方;卷第十五;宋;王懷隱;陳昭遇治傷寒時氣、溫疫初起方
卷第一治傷寒時氣、溫疫,頭痛、壯熱、脈盛,始得一、二日者方。真丹砂(一兩末)上一味,以水一斗煮之,取一升頓服之,覆取汗,忌生冷物。(《外臺》卷一)
中醫古籍;集驗方;卷第一;宋;洪氏發斑
卷中產後敗血流入臟腑,充滿於肌膚,旁連於四肢,熱結留注,轉還不得,故發斑。十無一生。
中醫古籍;盤珠集胎產症治;卷中產後;清;單南山論發斑
發斑者,火毒熾甚,血被熬煎,當以紫草、紅花、石膏等味,涼血清火爲主。亦有初熱時爲風寒所搏,而成癮疹,似斑非斑,治宜疏解,其癮自退。若誤爲真斑,而用寒涼,以致水瀉不止,元氣下陷,不能透表,危亡立至,可不...
中醫古籍;原要論;清;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