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痰藥
卷二咽喉門白礬(三錢)磁器盛水少許化開。巴豆仁(三粒)分六塊投入礬內。用罐盛。礬枯取起之妙。
中醫古籍;惠直堂經驗方;卷二咽喉門;清;陶承熹治痰藥例
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熱痰虛痰】必用天門冬、治咳逆,消火痰清肺。知母(潤肺消痰止嗽。)黃芩(瀉肺火,治膈上熱痰,痰因火上攻,治以降火也。)黃連(治中焦熱痰,噁心,兀兀欲吐,噁心欲吐者痰也。)栝蔞子...
中醫古籍;古今醫統大全;卷之九十四本草集要(上);明;徐春甫(三)止咳平喘
第三卷肺經及大腸經味甘,性平,無毒。入肺經。甘草湯泡,去須,焙。療喉間喘呼欲絕,寬胸中氣滿難舒。感秋之氣,得土之味,清肺有神,喉中作水雞聲音,服之立愈。白前,性無補益,肺實邪壅者宜之,否則忌也。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肺經及大腸經;明;李中梓(三)止咳平喘
第三卷肺經及大腸經味辛,性寒,無毒。入肺經。榆皮爲使。酒炒。疏肺下氣,喘逆安平,消痰利水,理脹通經。耳中積水,用之甚靈。十劑雲∶泄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但性利,不可混服。有甜苦二種,甜者力稍緩也。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肺經及大腸經;明;李中梓(三)止咳平喘
第三卷肺經及大腸經味甘,性寒,無毒。入肺經。續斷、桂心、麻子爲使。颳去粗皮,蜜水炙。有涎出,不可去也。瀉肺金之有餘,止喘定嗽。疏小腸之閉滯,逐水寬膨。降氣散瘀血,止渴消燥痰。瀉肺降氣,是其職專,利便去...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肺經及大腸經;明;李中梓(三)止咳平喘
第三卷肺經及大腸經味苦,性寒,無毒。入肺經。焙清金有平咳之能,滌痰有定喘之效。體性輕揚,有功於至高之髒,根名青木香,塗諸毒熱腫。肺虛挾寒者,畏之如螫。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三卷肺經及大腸經;明;李中梓(3)止咳方
四、醫話附錄∶崔××來函介紹三方家母年五十時患咳嗽,百藥不效,嚴冬時,臥不安枕。遇一老醫,傳授一方,系米殼四兩,北五味三錢,杏仁去皮炒熟五錢,枯礬二錢,共爲細末,煉蜜爲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糖開...
中醫古籍;醫學衷中參西錄;四、醫話附錄∶崔××來函介紹三方;清;張錫純(二)清化熱痰
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味鹹,性平。入肝經。火,水飛。化頑痰癖結,行食積停留。痰見青礞,即化爲水。脾虛者大忌。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治痰藥;明;李中梓枳實
...深之堅積。仲景加承氣湯內,取疏通破結之功。丹溪入瀉痰藥中,有推牆倒壁之能。欲益氣,則佐以參術。欲破氣,則佐以硝黃。此與枳殼有高下緩急之異,殼主高,實主下,高者主氣,下者主血。主氣者在胸膈,主血者在心腹...
中醫古籍;藥鑑;新刻藥鑑卷之二;明;杜文燮脾胃虧損暑溼所傷等證
...四十六條一儒者,每春夏口乾發熱,勞則頭痛,服清涼化痰藥,瀉喘煩躁,用香茹飲,神思昏倦,脈大而虛。此因閉藏之際,不遠幃幕爲患,名曰注夏。用補中益氣去升麻、柴胡,加五味,麥冬、炮姜,一劑,脈益甚。仍用前藥...
中醫古籍;古今名醫匯粹;卷七輯選薛立齋各證醫案四十六條;清;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