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豬瘟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豬瘟

豬瘟又稱豬霍亂,豬體溫度升高到40-42℃,持久不退。食慾減退或停食,精神沉鬱,伏臥喜睡、寒顫、擠臥一堆或鑽草窩。站立行走,拱背彎腰,四肢無力,行動遲緩,搖擺不穩、眼結膜發紅,有膿性分泌物,先便祕,後腹瀉。耳根、腹部、四肢內側等處有指壓不褪色的紫紅色出血點。豬瘟病變全身淋巴結腫大,周邊出血,紅白相雜呈大理石狀。腎顏色變淺,表面有針尖大小出血點。脾腫大,出血,邊緣有突出於表面的出血性梗死。慢性病例在大腸回盲部粘膜有鈕釦狀潰瘍。豬瘟防治以預防爲主。1.加強日常管理,搞好環境衛生。2.定期預防接種,爲排除母源抗體的干擾,可加大疫苗接種劑量(2-4頭份/頭)。3.發生豬瘟時,在豬瘟疫區或受威脅區應用大劑量(10-15頭份/頭)豬瘟疫苗及時進行接種。加大疫苗劑量是排除母源抗體的最好方法,也是防治非典型豬瘟的有效措施。4.當豬羣發生豬瘟時,應迅速對病豬進行隔離,帶豬消毒,發病初期可用抗豬瘟血清治療,一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