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中焦證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中焦證

中焦證爲證候名。出《溫病條辨·中焦病》。溼熱之邪侵襲中焦脾胃的證候,病變有邪從燥化和邪從溼化兩種。邪從燥化表現爲陽明燥熱傷津,臨牀見身熱面赤,呼吸氣粗,腹滿便祕,神昏譫語,小便短赤,苔黃燥或焦黑起刺,脈數有力;邪從溼化爲太陰溼熱之證,臨牀見身熱不揚,頭身重痛,胸脘痞悶,泛惡欲嘔,大便不爽或溏泄,苔黃膩,脈濡數。參三焦辨證:三焦辨證爲溫病辨證方法之一。是清·吳鞠通根據前人經驗,按溫熱病傳變情況,自上而下劃分爲上焦、中焦、下焦三個階段,並作爲辨證施治的提綱。初期屬上焦肺、心包病變。手太陰肺病有發熱惡寒、頭痛、汗出而咳等。手厥陰心包病有神昏譫語,或舌謇肢厥、舌質紅絳。高熱極期屬中焦脾、胃病變。足陽明胃經有發熱不惡寒、汗出口渴、脈大。足太陰脾病有發熱不揚、體痛且重、胸悶嘔惡、苔膩脈緩等。末期屬下焦肝、腎病變。足少陰腎病有身熱面赤、手足心熱、心煩不寐、脣裂舌燥。足厥陰肝病有熱深厥深、心中儋儋大動、手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