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粘魚須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粘魚須

《救荒本草》NiánYúXū龍鬚菜(《救荒本草》),鮎魚須草(王安卿《採藥志》),金崗薛(《簡易草藥》),鰱魚須(《湖北志》),倒鉤刺(《中藥志》),粘魚須菝葜(《山西中藥志》)。爲百合科植物華東菝葜的根莖及根。全年均可採收,一般在春、秋二季挖取根部,除去莖葉及泥土,曬乾。多年生攀援狀藤本,長達2米餘。根莖租短,根細長,略微彎曲,外皮灰褐色,堅韌,其上疏生少數細刺。莖略呈方形,綠色,具條紋,刺平展,先端略彎,莖基部較多,上部較稀少。葉互生;葉柄基部稍擴大,抱莖;托葉及葉柄基部合生,上端分離成卷鬚;葉片薄革質,橢圓形至三角卵圓形,長3~8釐米,寬2~6釐米,先端漸尖,基部略呈心形或圓形,全緣,略呈波狀,主脈5~7,網脈明顯。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總花梗長約1.5釐米,小花梗長5~10毫米;花黃綠色,廣鐘形,花被6,橢圓形,平展;雄花具雄蕊6;雌花子房圓形。漿果圓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