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洋鴨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洋鴨

出處《綱目拾遺》拼音名YánɡYā別名麝香鴨、旱鴨(《生物學通報》(1):23,1956)來源爲鴨科動物麝鴨的肉。原形態體較家鴨健壯肥大,雄者更大。體形前尖後窄,呈長橢圓形。頭大頸短,嘴黃色,基部和眼圈周圍生有紅色肉瘤;雄者肉瘤延展較闊。白眼球呈淺藍色。全身羽毛豐滿,華麗有光澤,色純自或純黑;間有雜彩或白色黑頂者。翼矯健,長達及尾,能飛翔。胸部平坦,寬闊。尾部瘦長,不似家鴨有肥大的臀部;尾羽長,向上微微翹起。腿較家鴨高,腿、腳及蹼均呈黃色。喜生活於水濱,性馴。食量甚大,好食蔬菜、青草及魚、蝦、田螺、蚯蚓等。生境分佈原產於中美和南美。我國已有引入,現南方各省,如浙江、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均有飼養。功能主治《綱目拾遺》:"助陽道,健腰膝,補命門,暖水髒。"用法用量內服:煮汁或清燉,4~8兩。摘錄《*辭典》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