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定拯陽理勞湯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新定拯陽理勞湯

拯陽湯(《證治匯補》卷二)、救陽理癆湯(《馮氏綿囊)卷一)。黃耆(酒炒)6克人蔘(去聲)6克肉桂2.1克(去皮)當歸(酒炒)4.5克白朮3克(土炒)甘草1.5克(酒炒)陳皮3克(去白)北五味1.2克(打碎)補脾益氣,助陽固表。治癆傷氣耗,倦怠懶言,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遍身作痛;脾陽不振,食少倦怠,少氣懶言,大便溏泄,或完谷不化,腸鳴腹痛,舌淡苔白,脈虛弱。水400毫升,姜3片,棗肉2枚,煎取200毫升服。如煩熱口乾,加生地黃,氣浮心亂,加丹蔘,棗仁;咳嗽加麥門冬;挾溼加茯苓、蒼朮;脈沉遲,加熟附子;脈數實,去桂,加生地黃;胸悶倍陳皮,加桔梗;痰多,加半夏、茯苓;泄瀉,加升麻,柴胡;口渴,加幹葛;夏月去肉桂;冬月加乾薑。《醫宗必讀》卷六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