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香薷散

處方

白扁豆(微炒)、厚朴(去粗皮.薑汁炙熟),各半斤。香薷(去土)一斤。

炮製

右粗末。

功能主治

治臟腑泠熱不調,飲食不節,或食腥、生冷過度,或起居不節,或路臥溼地,或當風取涼,而風冷之氣,歸於三焦,傳於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致令真邪相於,腸胃虛弱,因飲食變亂於腸胃之間,便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亂氣逆。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利者,有吐利俱發者,有發熱頭痛,體疼而復吐利虛煩者,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或轉筋拘急疼痛,或但嘔而無物出,或四肢逆冷而脈欲絕,或煩悶昏塞而欲死者,此藥悉能主之。

用法用量

每三錢,水一盞,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連喫二服,立有神效,隨病不拘時。

備註

《活人書》方不用白扁豆,加黃連四兩碎,以生薑汁同研勻,炒令黃色,名曰黃連香薷散。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類證活人書》卷十八:香薷散

別名

黃連香薷飲(《丹溪心法》卷一)。

處方

厚朴(去皮)60克 香薷(穗)45克 黃連60克(後二味,入生薑120克同杵,炒令紫色)

製法

上搗爲粗末。

功能主治

治夏月外感風寒,飲食不節,脾胃升降失常,致成霍亂吐利,腹痛轉筋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酒75毫升,慢火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用新汲井水浸極冷,頓服之。藥冷則速效也。

注意

煎服時不得犯鐵器。

摘錄

《類證活人書》卷十八

《家庭治病新書》

方名

香薷散

組成

香薷1錢,陳皮1錢,白扁豆3錢,茯苓3錢,厚朴1錢5分,黃連8分,甘草5分。

主治

霍亂吐瀉,身熱腹痛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聖濟總錄》卷三十四

方名

香薷散

組成

香薷2兩。

主治

中暑煩躁。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煎取7分,不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散。

《局方》卷二

方名

香薷散

別名

香薷湯

組成

白扁豆(微炒)半斤,厚朴(去粗皮,薑汁炙熟)半斤,香薷(去土)1斤。

功效

祛暑解表,化溼和中。

主治

夏月乘涼飲冷,外感於寒,內傷於溼,致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頭重身倦,胸悶泛惡,或腹痛吐瀉,舌苔白膩,脈浮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入酒1分,煎7分,去滓,水中沉冷,連喫2服,不拘時候。立有神效。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附註

香薷湯(《聖濟總錄》卷三十八)。本方方名,《直指附遺》引作“香薷飲”。

《聖惠》卷七十八

方名

香薷散

組成

香薷3分,前胡(去蘆頭)3分,麥門冬(去心)3分,人蔘(去蘆頭)半兩,白朮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訶黎勒皮半兩。

主治

產後霍亂,吐利煩渴,心胸滿悶。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粗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