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威靈仙丸 修訂歷史

關於威靈仙丸

黃耆30克(蜜炙,切)威靈仙15克(去土,洗)枳實30克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治年高之人,津液苦燥,無以潤養,腸間乾澀,氣血俱衰,艱於運化,其脈燥大。每次20丸,生薑湯下。又將紫蘇子、麻仁研水取汁,煮粥服之。《雞峯普濟方》卷十三方名威靈仙丸別名葳靈仙丸、芎丸組成威靈仙2兩,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獨活1兩,芎1兩,檳榔1兩,牽牛子3兩。主治大腸風熱,結澀不通。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以溫水送下。製備方法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附註葳靈仙丸(《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芎丸(《聖濟總錄》卷十七)。方名威靈仙丸組成威靈仙(去土)、藿香葉、自然銅(煅赤,醋淬)、附子(炮裂,去皮臍)、狗脊(去毛)、萆薢、漏蘆(去蘆)、肉蓯蓉(酒浸,去皺皮,焙)、骨碎補(去毛)、牛膝(去蘆,酒浸1宿,焙)、木鱉子(去殼)、防風(去蘆)、地龍(去土,炒)各等分。主治肝腎氣虛,風邪攻注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