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天蛇瘡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天蛇瘡

天蛇瘡爲病名。出《外科啓玄》卷十二。多由草中花蜘蛛螫傷,覆被水溼外浸所致。生於肌膚,起泡作癢,破流黏汁。外敷二味拔毒散。類似蟲咬皮炎。即天蛇毒。見《夢溪筆談》:“病癩,通身潰爛,號呼欲絕。西溪僧識之,曰‘此蛇毒耳,非癩也。’取木皮煮飲一斗許,令其恣飲,初日即減半,兩三日頓愈。驗其木,乃今之秦皮也,然不知天蛇爲何物?或雲:草間黃花蜘蛛是也,人遭其螫,乃成此疾。”泛指接觸草間蜘蛛、蛇毒所致的皮膚潰爛。又名天蛇瘡。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