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中溝形態與子宮發育關係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人中溝形態與子宮發育關係

人中溝形態與子宮發育關係是通過觀察人中溝形態推斷子宮發育情況的臨牀研究項目。1984年,秦學義根據《靈樞·五色篇》“面王以下者,膀胱子處也”的論述,通過對70例原發性不孕和100例經產婦人中溝形態的觀察,發現人中溝形態與子宮發育有一定關係。人中溝形態共分五種類型:(1)端直型:溝緣隆起,呈楞線型,兩溝緣之間的距離約0.7~1cm,溝道上下等寬,或下端略寬於上端,深而明顯;(2)梨狀型:類似端直型,但溝上端略窄,下端寬,近脣緣處又變窄,形似梨狀;(3)平坦型:溝緣略隆起,或看不清溝緣,當其微笑時溝變淺,在自然口型時,尚可看到溝形,溝形消失不易辨認;(4)橫凹型:口脣較厚,上脣略向上翻,溝緣略隆起,溝道中段凹陷較深,上下平淺呈橫凹狀,當其微笑時則變成橫條狀;(5)狹窄型:溝緣隆起或平坦,溝道或深或淺,溝道最寬處不大於0.5cm,有時僅呈一粗線條狀。據臨牀觀察,70例原發不孕病人中,端直型和梨狀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