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牽牛子 修訂歷史

關於牽牛子

牽牛子牽牛子爲中藥名,出《雷公炮炙論》。是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Pharbitisnil(L.)Choisy或圓葉牽牛Pharbitispurpurea(L.)Voigt的乾燥成熟種子。牽牛子似橘瓣狀,長4~8mm,寬3~5mm。表面灰黑色或淡黃白色,背面有一條淺縱溝,腹面棱線的下端有一點狀種臍,微凹。質硬,橫切面可見淡黃色或黃綠色皺縮摺疊的子葉,微顯油性。氣微,味辛、苦,有麻感。炒牽牛子稍鼓起,顏色加深,斷面淺黃色,微具香氣。藥材商品以種皮呈灰黑色者名黑醜,淡黃白色者名白醜,合稱二醜。牽牛子屬峻下逐水藥。味苦,性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具有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的功能。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絛蟲病。生牽牛子偏於逐水消腫,殺蟲。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蟲積腹痛。炒牽牛子可降低毒性,緩和藥性,免傷正氣,易於粉碎和煎出,以消食導滯見長。多用於食積不化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