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託散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處方

人蔘 黃耆 甘草 川芎 當歸 防風 白芷 桔梗 白芍 厚朴 木香 肉桂

功能主治

治小兒痘瘡頂陷不起,根窠不紅或灰白色,寒戰咬牙者。

用法用量

加生薑1片,大棗1枚,水煎服。漿不滿者,水、酒各半煎服。

摘錄

《證治準繩·幼科》卷五

《普濟方》卷二七二

組成

菟絲子半兩,大力子半兩,破故紙半兩,樸消半兩,川大黃半兩。

主治

男婦人諸般瘡疾。

用法用量

每服7錢,在上,用食前;在下,用食後。應露服之。

製備方法

上爲末。

《衛濟寶書》

組成

川烏1兩(炮),茯苓3分,苦杖半兩,獨活1兩,白芷1兩,甘草(炙)1兩。

主治

癰疽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酒調下,1日3次。

製備方法

上爲末。

《得效》卷十二

組成

紅內消半兩,當歸半兩,茹片半兩,甘草節半兩,羌活半兩,黃芩半兩,麝香半錢。

主治

小兒癉毒,嬰孩諸瘡腫毒。

用法用量

上爲末。每服2錢,茄蒂煎湯調成,或生地黃亦可。

《普濟方》卷二七五

組成

金銀花3兩,牡蠣3錢,甘草2錢,川山甲3片(炙黃),樸消半錢。

主治

一切惡瘡。

用法用量

每服5錢,酒1升,煎至半升,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普濟方》卷三○九

組成

當歸半兩,熟地黃(並酒浸)1兩,木鱉子1兩,川芎1兩,草烏1兩,芍藥1兩,細辛1兩,自然銅(火煨,醋淬,爲末)2錢。

主治

折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或爲末,木瓜調酒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酒煮爲丸,如彈子大。

《袖珍》卷三

組成

乳香2錢,沒藥2錢,甘草半兩,御米殼半兩(去頂蒂,蜜炙)。

主治

一切惡瘡,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

用雌雄黑豆10粒,生薑半兩,大棗5枚,水1大盞半,同煎5-7沸,隨上下服。

製備方法

上爲粗末。

《丹溪心法附餘》卷廣六

組成

川芎半兩,細辛2錢半,白芷梢2錢半。

主治

諸瘡,患久成漏。

用法用量

每日作湯服之,病在下,食前服;在上,食後服。看瘡大小,討隔年黃麻根颳去皮,拈成繩子,入孔中,至入不去則止,瘡外膏藥貼之。

製備方法

上爲末。

《攝生衆妙方》卷八

組成

大黃、牽牛各等分。

主治

肚腹膨脹,大小瘡有形跡者。

用法用量

水半碗,將藥末入內,煮一沸,空心服之。泄瀉自愈。

製備方法

上爲末。

《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組成

桔梗、厚朴、白芷、防風、人蔘、黃耆、香附、陳皮、川芎、甘草、官桂、當歸、赤芍、金銀花或加木香。

主治

腕疽,毒生於左肋下三指,初起如痞,日漸長大如碗。即時就成水,繞皮周圍攻結成膿,形如蠱脹,肚無青筋而臍不凸,只是腫脹。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儒門事親》卷十二

組成

大黃半兩,牡蠣半兩,甘草3錢,瓜蔞2個。

功效

闢風邪。

主治

背瘡少愈,或瘡口未合,瘡痂未斂,風癢時作者,諸腫毒惡瘡。

用法用量

水1大盞,煎3-5沸,去滓,露冷服。

製備方法

上爲末。

《聖濟總錄》卷一三○

組成

甘草(炒)1兩,人蔘1兩,甘菊花(1半生,1半炒)1兩,玄蔘1兩。

功效

托里止渴,解熱。

主治

一切瘡。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煎綠豆湯調下。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附註

本方方名,《外科精義》引作“托里玄蔘散”。

《瘡瘍經驗全書》卷十三

組成

地榆1兩,黃耆2錢,粉草2錢,忍冬花2錢,川山甲2錢,白芷2錢。

主治

便毒腫痛,將作膿者。

用法用量

用酒2大鐘,煎至1鍾,空腹服。滓再煎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