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南燭葉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南燭葉

出處《本草新編》拼音名NánZhúYè別名南燭枝葉(《開寶本草》)。來源爲杜鵑花科植物烏飯樹的葉。8~9月採收,揀淨小枝及雜質,曬乾。貯藏乾燥處。生境分佈產江蘇、浙江等地。性狀乾燥葉呈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兩端尖銳,邊緣有疏細鋸齒,多向背面反捲,長2~6釐米,寬1~2.5釐米;革質而有光澤,上面暗棕色,主脈凹陷,下面棕色,主脈及側脈均顯着凸出;葉有短柄,多向後彎曲。質脆。氣弱,味澀而苦。化學成份含卅一烷、無羈萜、表無羈萜醇、槲皮素、異葒草素、對-羥基桂皮酸、內消旋肌醇。性味酸澀,平。①《開寶本草》:"苦,平,無毒。"②《綱目》:"酸澀。"歸經《本草經疏》:"入心、脾、腎三經。"功能主治益精氣,強筋骨,明目,止泄。①《本草拾遺》:"止泄除睡,強筋益氣力。"②《日華子本草》:"益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