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蠟針療法作用的穴位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蠟針療法

蠟針療法將刺入人體內的毫針用蠟液加溫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適用於腰部勞損,關節或肌肉風溼痛,韌帶傷痛,胃腸炎等病症。針刺得到一定針感後,用空的青黴素瓶子裝好熔化的石蠟,靜置冷卻10分鐘左右,待小瓶壁內呈毛玻璃狀時(瓶中央仍爲液體,溫度在48~52℃之間,爲適宜的治療溫度,對皮膚及組織不會造成損害),把蠟瓶套在針柄及部分針體上。瓶口距皮膚3~4釐米,固定住蠟瓶或捻轉蠟瓶均可。患者很快會有持續性的酸、麻、脹、重、熱及傳導的感覺,一般是重、脹、熱感明顯加強。持續10分鐘後,即可去掉蠟瓶。蠟針療法的效果取決於針刺得氣與否,若不得氣,加上溫熱刺激亦得不到預期效果。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