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闌尾炎 2010年03月25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急性闌尾炎民間俗稱“盲腸炎”,這是在解剖部位上的一種誤解,實際闌尾是在盲腸末端的一個廢用性器官。如果發生了感染時,則容易發炎而導致發病。其誘因可能來自糞石梗阻、淋巴增生、寄生蟲侵入等。 該病根據發病急緩和輕重可分爲:急性、亞急性、慢性,可發生膿腫、壞疽和穿孔導致腹膜炎等併發症。 一般診斷治療並不困難,予後良好。但由於闌尾的末端幾乎可以位於腹部的任何一個部位。所以,其體徵可能有極大差異。因此,須和其他急腹症進行認真的鑑別,以免誤診。

中醫

急性闌尾炎,急腹症之一。闌尾之急性炎症。中西醫結合非手術治療曾取得較好的治癒率。該病相當於中醫學歷代醫家所記述之腸癰。多因飲食失節,寒溫不調,情志所傷,暴急奔走等所誘發。證見初起時上腹部或臍腹部走竄疼痛,但經數小時後疼痛多固定於右下腹部,局部有壓痛及反跳痛,多數患者全身寒熱不適,噁心嘔吐,不思食飲。若證治或失治,則熱盛肉腐,瘀結成塊,形成闌尾周圍膿腫。若熱毒熾盛,正虛邪實,則易因闌尾穿孔而形成瀰漫性胸膜炎,嚴重者併發中毒性休克,出現亡陰亡陽症狀。如治不如法而使病勢延,下焦溼熱未盡,則可遺有盆腔膿腫。如病後氣血失和,瘀阻腸道,可還形成粘連性腸梗阻。中西醫結合治療該病通常分爲三期,即瘀滯期、蘊熱期、毒熱期。瘀滯期以行氣活血,輔以清熱解毒;蘊熱期則以清熱解毒及行氣活血並舉,輔以通便或利溼藥物;毒熱期應以大劑清熱解毒爲主,通裏攻下,行氣活血爲輔。方藥可採用大黃牡丹皮湯及紅藤煎加減。亦可配合使用鍼灸療法及局部外敷中藥。若體虛無大熱者,可選用薏苡附子敗醬散。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須嚴密觀察患者血象、體溫、體徵等變化,必要時配合使用抗生素、輸液等。對非手術治療效果欠佳之病例,則應迅即作出判斷,儘快施以手術治療,若已引致闌尾周圍膿腫,或併發瀰漫性腹膜炎的病例,臨牀亦以儘快手術治療爲妥。

臨牀表現

1.急性發病,腹痛多起於上腹或臍周,開始痛不重,位置不固定,數小時後腹痛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持續性加重。部分患者病起即出現右下腹痛。

2.早期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瀉或便祕。尚有乏力,頭痛,畏寒發熱,腹脹等全身症狀。

3.右下腹(麥氏點多見)固定壓痛反跳痛,肌緊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特殊病人或盲腸後位等位置闌尾炎壓痛深在,反跳痛肌緊張等腹膜炎刺激徵不明顯。

4.直腸指診,直腸右前方有觸痛;結腸充氣試驗;腰大肌試驗;閉孔內肌試驗;咳嗽試驗及觸痛試驗等有助於早期或位置深在闌尾炎的診斷。

診斷依據

1.急性發病,轉移性右下腹痛或初起即爲右下腹痛。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

2.右下腹固定壓痛反跳痛,肌緊張。

3.直腸右前方觸痛或結腸充氣徵或腰大肌徵或閉孔內肌徵或咳嗽和觸痛試驗徵陽性。

4.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不同程度增高。

5.B超發現闌尾腫脹,積液或包裹積液(膿)。

治療原則

1.抗生素的應用。

2.補充水、電解質、維生素。

3.支持治療。

4.中藥。

5.手術治療。適用於各種類型闌尾炎及闌尾膿腫包裹侷限不好,有破潰危險及全身中毒趨於惡化者。

用藥原則

1.一般患者可選用“A”、“B”兩類藥物;

2.非手術方法用“A”項抗生素效果欠佳可改用“C”類藥物。

輔助檢查

1.一般患者可選“A”項檢查;伴腸梗阻或鑑別診斷有困難可爲做“B”框限檢查;

2.診斷無法明確可選“C”項檢查。

療效評價

1.治癒:症狀消失,經抗生素治療或行闌尾切除術,傷口一期癒合無其他併發症。

2.好轉:闌尾未切,經非手術治療症狀明顯緩解。

3.未愈:闌尾未切除,症狀體徵無改善甚至加重,或出現其他嚴重併發症。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