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頸椎椎體次全切除術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頸椎椎體次全切除術

頸椎椎體中部切除和植骨融合早在20世紀60年代BaileyBadaley就在臨牀應用,治療以頸椎粉碎骨折爲主的頸椎疾病,使頸椎在植骨後得到固定,防止頸椎變形。以後Norrell(1970)、中野(1971)和段國升在唐山地震後均應用於頸椎骨折合併四肢癱病人的治療,切除頸髓前方的壓迫物並進行植骨固定。但切除多個椎體中部治療多平面頸椎病和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則是一些日本學者Sakau等(1976),Yamaura等(1976)和Manabe等(1977)較早開展的,稱爲椎體次全切除術(subtotalvertebrectomy或subtotalspondylectomy),Saunder等(1991)稱之爲椎體中部切除術(centralcorpectomy)。目前,國際上此手術應用較普遍,國內有些單位介紹了經驗。大多認爲,對於多椎體和多椎間隙平面的頸椎病,此法較Cloward法和SmithRob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