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解剖矯治手術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解剖矯治手術

解剖性矯正大動脈異位的定義爲兩大動脈起源於相應的心室,但相互關係異常。在此畸形中,心房與心室和心室與大動脈連接一致,兩大動脈互相關係異常。在心房正位時,主動脈位於肺動脈的左前方;在心房反位時,主動脈位於肺動脈的右前方。無合併畸形時,血流動力學正常。絕大多數此畸形合併室間隔缺損、右心室流出道阻塞和房間隔缺損等心臟畸形。解剖性矯正大動脈異位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心臟病。1895年Theveanin首次報道此畸形,1939年Harris和Fraber首次命名爲解剖性矯正大動脈轉位。以後有不少爭論和混淆。直至1971年VanPraagh發現3例此畸形,劃清大動脈轉位和異位的界限,正式命名爲解剖性矯正大動脈異位。1967年VanPraagh和Sanada分別首次報道爲此畸形病人施行體-肺動脈分流術和心內修復,但均未成功,直至1973年Kirklin報道2例施行室間隔缺損的修復和漏斗部肌肉切除,術後病人生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