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小柴胡湯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顧氏醫徑》卷四: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半夏、條芩、茯苓、甘草、木香、川連、白芍、生薑、大棗。

功能主治

產後瘧痢兼作,因胎前溼熱未化,致產後下陷脾經,寒熱滯下不已者。

摘錄

《顧氏醫徑》卷四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小柴胡湯加生地、山梔、枳殼。

功能主治

產後寒熱往來。

摘錄

《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四

《保嬰撮要》卷十三:加味小柴胡湯

別名

柴胡梔子散

處方

柴胡1錢5分,人蔘5分,黃芩7分,半夏5分,甘草(炒)3分,山梔,牡丹皮。

功能主治

肝膽風熱,發爲瘡瘍,耳前後腫,或結核焮痛,發熱惡寒,或寒熱往來,或潮熱晡熱,口苦耳聾,或胸脅作痛,或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柴胡梔子散(《景嶽全書》卷五十六)。

摘錄

《保嬰撮要》卷十三

《外科大成》卷二: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柴胡錢2分,黃芩(炒)錢2分,人蔘錢2分,半夏錢2分,膽草錢2分,梔子錢2分,當歸錢2分,白芍錢2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

肝膽二經部位,熱毒瘰癧,及一切瘡瘍,發熱潮熱,並小腹脅股結核,囊癰便毒,或耳內耳下生瘡。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水2鍾,煎8分,食遠溫服。

摘錄

《外科大成》卷二

《金鑑》卷四十九: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小柴胡湯加當歸、生地、丹皮。

功能主治

婦人中風,邪熱未盡,適值經來,邪熱乘虛入於血室,經水斷而續來寒熱,發作有時,如瘧狀者。

各家論述

血室肝主之,肝與膽爲表裏,膽因肝受邪而病寒熱,故用小柴胡湯主之也。加當歸、生地、丹皮者,所以清血分之熱也。

摘錄

《金鑑》卷四十九

《外科經驗方》: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柴胡1錢,人蔘1錢,黃芩(炒)1錢,川芎1錢,白朮1錢,黃耆(鹽水浸炒)1錢,當歸(酒炒)1錢,甘草1錢,黃柏(酒拌炒)1錢,知母(酒拌炒)1錢,半夏5分。

製法

上作1劑。

功能主治

囊癰腐爛,或飲食少思,日晡發熱。

用法用量

水2鍾,煎8分,食前服。

痛甚,加黃連;小便不利,加木通。

摘錄

《外科經驗方》

《女科萬金方》: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柴胡7錢,黃芩7錢,甘草7錢,人蔘5錢,生地5錢,熟地5錢,枳殼5錢。

功能主治

產後潮熱往來。

用法用量

水2鍾,加生薑5片,大棗3枚,水煎,食遠服。

摘錄

《女科萬金方》

《治疹全書》卷下:加味小柴胡湯

處方

柴胡、黃芩、半夏、甘草、當歸、升麻、陳皮、澤瀉。

功能主治

疹後瘧疾。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無汗惡寒,加蒼朮、獨活;發熱過期不退,加葛根;胸腹飽滿,加枳殼、桔梗;停食,加厚朴、山查;煩躁譫語,大便閉結,加知母、石膏;汗多身冷,加芍藥、桂枝;3月久瘧,加人蔘、杏仁,又加生薑1片,大棗1枚,再加桃枝7條,未發時溫服。

摘錄

《治疹全書》卷下

《傷寒全生集》卷三

組成

柴胡、人蔘、黃芩、半夏、甘草、黃連、升麻、芍藥、元參。

主治

發斑,往來寒熱,或潮熱,口苦咽乾而渴,耳聾脅痛,胸滿心煩而嘔,喘嗽等。

用法用量

加生薑,水煎服。

加減

口乾,去半夏,加天花粉;咽痛,加桔梗、荊芥;若嘔,加陳皮、乾薑,去甘草;斑毒,加犀角、大青;胸中滿悶不利,加瓜蔞、枳殼;痰火上喘,加知母、瓜蔞、桑皮;喘渴脈數大,加石膏;胸脅滿痛,加枳殼、桔梗;心下痞硬,加枳實、黃連。

《會約》卷十

組成

小柴胡湯加竹茹2錢,生薑重用3錢。

主治

少陽證,耳聾脅痛,乾嘔,潮熱。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誠書》卷十五

組成

柴胡2錢,黃芩(炒)1錢,人蔘7分,半夏7分,甘草(炙)5分,山梔(炒)3分,甘草3分。

主治

肝膽風熱,耳邊腫痛,結核寒熱。

用法用量

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辨證錄》卷九

組成

柴胡1錢,白芍1兩,茯神5錢,麥冬3錢,甘草1錢,陳皮5分。

主治

恐懼內傷,心膽虛弱,感冒風邪,畏寒作顫。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論述

此方用柴胡以和解膽中之邪實,佐白芍、茯神、麥冬補膽氣之弱,而即補心氣之虛也。二經得補而氣旺,恐懼且不畏,又何懼於外邪哉。

《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

柴胡3錢,黃芩3錢,知母3錢,潞參3錢,鱉甲3錢(醋炙),清半夏2錢,常山1錢半(酒炒),草果1錢,甘草1錢,酒麴3錢,生薑3錢,大棗2枚(擘開)。

主治

久瘧不愈,脈象弦而無力。

加減

瘧初起者,減潞參、鱉甲;熱甚者,加生石膏5-6錢或至1兩;寒甚者,再加草果5分或至1錢。

各家論述

瘧邪不專在少陽,而實以少陽爲主,故其六脈恆露弦象。其先寒者,少陽之邪外與太陽並也;其後熱者,少陽之邪內與陽明並也。故方中用柴胡以升少陽之邪,草果、生薑以祛太陽之寒,黃芩、知母以清陽明之熱。又瘧之成也,多挾痰挾食,故用半夏、常山以豁痰,酒麴以消食也。用人蔘,因其瘧久氣虛,扶其正即所以逐邪外出。用鱉甲者,因瘧久則脅下結有痞積,消其痞積,然後能斷瘧根株。用甘草、大棗者,所以化常山之猛烈而服之不至瞑眩也。

《普濟方》卷一九七引《德生堂方》

組成

小柴胡5錢加官桂1錢,草果1錢,檳榔1錢。

主治

表裏不分,發爲瘧疾。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水2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同煎,去滓,午後溫服;滓再煎,不拘時候。

加減

夏月,加香薷1錢。

《外科發揮》卷二

組成

柴胡2錢5分,黃芩1錢,人蔘1錢,生地黃1錢,甘草1錢,半夏6分。

主治

婦女熱入血室,致寒熱如瘧,晝則安靜,夜則發熱妄語,血虛大勞大怒,火動熱入血室,或婦女經行,感冒發熱,寒熱如瘧,夜間熱甚或譫語。

用法用量

水1鍾半,加生薑3片,煎8分,食遠服。

製備方法

上作一劑。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