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啓玄》

明 申鬥垣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明附骨疽論

附骨疽者。以其毒氣深附於骨間。疼痛不已。亦有三種之分。一曰緩疽。二曰石疽。三曰附骨疽。皆因氣體衰弱。感受賊風。而有經久不治。延緩而成也。經曰。百病乘虛而入是也。初感之賊風痛。皮膚不甚熱。而脈沉緩。微惡風自汗。喜熱熨。痛則少減是也。宜服引越婢湯治之劑。然附骨疽但痛無休。或寒熱無汗。經久不治。陰極生陽。寒化爲熱。方能腐潰是也。蓋緩疽其熱緩慢。數月半載不潰。延挨日久。色變紫黑。皮肉俱爛。故名曰緩疽石疽者。亦寒熱相襲。深伏骨髓。但腫痛堅硬如石。故名曰石疽。其治法皆宜補託之劑。加附子等藥。以其性溫熱而消骨內寒痛。臨症相得。妙在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