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囟經》

東漢 佚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脈法

凡孩子三歲以下,呼爲純陽,元氣未散,若有脈候,即須於一寸取之,不得同大人分寸。其脈候未來,呼之脈來三至,吸之脈來三至,呼吸定息一至,此爲無患矣。所言定息,呼氣未出,吸氣未入,定息之中又至,此是和平也。若以大人脈五至取之,即差矣。如此七至以上,即爲有氣,或脈浮如弓之張弦,此爲有風,並可根據後方合藥治之。或七至以下,此爲冷候,亦宜根據後方合藥療之。或診候取平,或忽而不見,沉浮不定,伏益根平者,此爲神鬼之病,且合求祟,續宜使藥或桃柳枝湯浴,煎飲子爲使,一兩顆桃心。孩子脈呼吸十五至以上,三至以下,皆死矣。

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