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扶桑花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扶桑花

出處《綱目》拼音名FúSānɡHuā別名花上花(《南越筆記》),大紅花(《漢英韻府》),土紅花(《陸川本草》),大紅牡丹花、吊鐘花(《南寧市藥物志》)。來源爲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原形態朱槿(《南方草木狀》),又名:赤槿、日及(《南方草木狀》),桑槿(《酉陽雜俎》),佛桑(《嶺表錄異》),扶桑(《綱目》),福桑(《廣東新語》),舜英、小牡丹(《兩粵瑣語》),紅木槿。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6米。葉互生;闊卵形或狹卵形,長7~10釐米,寬2.5~5釐米,先端突尖或漸尖,邊緣有粗齒或缺刻,或除近先端外幾乎全緣,禿淨,或於背脈有少許疏毛。花單生於上部葉腋;有一短或長、有節、廣展或傾斜的柄;小苞片6~7枚,線形,分離,比萼短;萼綠色,長約2釐米,5裂,裂片卵形或披針形,尖銳;花冠直徑約10釐米,花瓣5,倒卵形,圓端,通常玫瑰紅,但亦有淡紅、淡黃或其它顏色的,有時重瓣;雄蕊多數,花絲結合成圓筒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