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動過速 2008年12月3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在成年人當由竇房結所控制的心律其頻率超過每分鐘100次時稱爲竇性心動過速。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動過速,其發生常與交感神經興奮及迷走神經張力降低有關。它不是一種原發性心律失常,可由多種原因引起。生理狀態下可因運動、焦慮、情緒激動引起,也可發生在應用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等藥物之後。在發熱、血容量不足、貧血、甲亢、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癥、低鉀血癥、心衰等其他心臟疾患時極易發生。該病在控制原發病變或誘發因素後便可治癒,但易復發。

【病因】

  健康人運動和情緒緊張可引起心動過速。酒、茶、咖啡和藥物如異丙腎上腺素和阿托品常引起竇性心動過速。在疾病狀態中常見的病因爲發熱、低血壓、缺氧、心功能不全、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和心肌炎。竇性心動過速的病因多爲功能性的,也可見於器質性心臟病和心外因素。其產生主要與交感神經興奮和迷走神經張力降低有關。

1.生理性:生理性竇性心動過速是很常見的,許多因素都影響心率,如體位改變、體力活動、食物消化、情緒焦慮、妊娠、興奮、恐懼、激動、飲酒、吸菸、飲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齡也是一個因素,兒童心率往往較快。

2.藥物性:如擬交感神經藥物如麻黃素、腎上腺素。副交感神經阻斷藥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狀腺素、苯丙胺等可引起心動過速。

3.病理性:如全身性疾病:高熱、貧血、缺氧、感染、甲狀腺機能亢進、疼痛、急性風溼熱、腳氣病及神經官能症等可引起心動過速。

4.心臟血管疾病:急性失血、低血壓和休克、動靜脈瘻、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各種器質性心臟病都可導致竇性心動過速。

【臨牀表現】

  1.心悸,或出汗、頭昏、眼花、乏力,或有原發疾病的表現。

2.可誘發其他心律失常或心絞痛。

3.心率多爲100至150次/分,大多心音有力,或有原發性心臟病的體徵。

【診斷依據】

  1.心率爲100至150次/分,心音常有力。可有原發病的表現。

2.心電圖檢查:呈竇性心律,P波形態正常,P-R間期大於0.12秒,頻率大於100次/分。

【治療】

  治療原則:

1.消除誘因,治療原發病。

2.對症處理。

用藥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後,症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3.症狀明顯時可給β受體阻滯劑或鎮靜劑等藥對症處理,先用“A”項藥無效時,再選用“B”或“C”。

【療效評價】

  1.治癒:經治療後症狀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

2.好轉:經治療後症狀減輕,心率減慢但仍大於100次/分。

3.無效:經治療後症狀無改善,心率不減慢甚至進一步加快者。

【預防常識】

  竇性心律100~150次/分,稱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速並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在發病時首先應儘量避免誘因,如飲濃茶、喝酒及應用興奮心臟加快心率的藥物。保持心情愉快,防止過度激動與焦慮。如有心肺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對反覆發作、症狀明顯而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時,應及時就診,儘早查明原因,以利防治。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