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子 2016年01月14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醫大辭典》·冬瓜子

冬瓜子爲中藥名,出自《新修本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別名

白瓜子、瓜瓣[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來源

葫蘆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種子[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性味歸經

甘,涼[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入肺、大腸、小腸經[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利溼,排膿[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1.治肺熱咳嗽痰多,肺癰,腸癰[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2.治淋病,水腫,小便不利,溼熱帶下[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用法用量

煎服:9~15g[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或去殼取仁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化學成分

本品含皁苷、脂肪、瓜氨酸、蛋白質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21.

《全國中草藥彙編》·冬瓜子

拼音名

Dōnɡ Guā Zǐ

來源

即冬瓜的乾燥成熟種子。洗淨曬乾(有先用明礬水浸泡1日後再洗淨曬乾者)。

炮製

炒冬瓜子:將冬瓜子篩淨泥屑,炒至黃色,取出晾涼。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排膿。適用於肺熱咳嗽、肺癰、腸癰等症。

用法用量

0.5~1兩。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華本草》:冬瓜子

出處

1.出自《唐本草》。

2.《本草圖經》:白瓜子,入藥須霜後合取,置之經年,破出核,洗、燥,乃擂取仁用之。

拼音名

Dōnɡ Guā Zǐ

別名

白瓜子、瓜子、瓜瓣、冬瓜仁、瓜犀

來源

藥材基源:爲葫蘆科植物冬瓜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nincasa hispida(Thunb.) Cogn.

採收和儲藏:食用冬瓜時;收集成熟種子;洗淨;曬乾

原形態

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莖被黃褐色硬毛及長柔毛,有棱溝,長約6m。單葉互生;葉柄粗壯,長5-20cm,被黃褐色硬毛及長柔毛;葉片腎狀近圓形,寬15-30cm5-7淺裂或有時中裂,裂片寬卵形,先端急尖,邊緣有小齒,基部深心形,兩面均被粗毛,葉脈網狀,在葉背面稍隆起,密被毛。鄭鬚生於葉腋,2-3歧,被粗硬毛和長柔毛。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單生於葉腋,花梗被硬毛;花萼管大辯論,裂片三角卵形,邊緣有鋸齒,反折;花冠黃色,5裂至基部,外展;雄花有雄蕊3,花絲分生,花葯卵形,藥室呈S形折曲;雌花子房長圓筒形或長卵形,密被黃褐色長硬毛,柱頭3,略扭曲。瓠果大型,肉質,長圓柱狀或近球形,長25-60cm,徑10-25cm,表面有硬毛和蠟質白粉。種子多數,卵形,白色或淡黃色,壓扁。花期5-6月,果期6-8月。

性狀

性狀鑑別 種子長橢圓形或卵圓形,扁平,長1-1.5cm,寬0.5-1cm厚約0.2cm。表面黃白色,略粗糙,邊緣光滑(單邊冬瓜子)或兩面外緣各有1環紋(雙邊冬瓜子)。一端稍尖,有2個小突起,較大的突起上有珠孔,較小的爲種臍,另一端圓鈍。種皮稍硬而脆,剝去種皮,可見子葉2枚,白色,肥厚,胚根短小。體輕,富油性。氣無,味微甜。

以顆粒飽滿、色白者爲佳。

顯微鑑別 種子橫切面:種皮外表皮細胞1列,近柵狀,壁稍厚,微木化;下皮層10餘列薄壁細胞,壁微木化,具紋孔;內側爲2-3列石細胞;通氣薄壁組織1列細胞,緊靠石細胞,細胞間隙較大;兩端有維管束;內表皮1列細胞。珠心表皮1列細胞,外被角質層,內側爲殘存的珠心及胚乳。中央有2枚子葉,細胞含脂肪油及糊粉粒。

理化鑑別 取本品粗粉1g,加水20ml煮沸10min,放冷,濾過。取濾液,置帶塞的試管中,激烈振搖,產生持久笥泡沫。(檢查皁甙)

化學成份

冬瓜子含油14%,其中酰甘油(triglyce-ride)的含量在72%-96%之間,所含主要脂肪酸爲亞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硬脂酸(stearic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1],以及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十八碳三烯酸(octdecatrienoic acid)[2]等。又含脂類(lipid).內有磷脂酰膽鹼(phosphatidyl choline),磷脂酰已醇胺(pholphatidyl ethanolamine),磷脂酰絲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磷脂酰肌醇(phosphatityl inolitol),神經鞘磷脂(sphingomyelin),腦苷脂(cerebroside)[2]。還含甾醇類化合物: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2],24-已基膽甾-7,25-二烯醇(24-ethylcholesta-7,25-dienol),24-已基膽甾-7,22,25-三烯醇(24-ethylcholesta-7,22,25-trienol),24-已基膽甾-7-烯醇(24-ethylcholesta-7-enlo),24-已基膽甾-7,22-二烯醇(24-ethy-lcholesta-7,22-dienol)[3],24α-已基α-膽甾-8,22-二烯醇(24β-ethyl-5α-cholesta-8,22β-已基α膽甾-8,22,25(27)-三烯醇[24β-ethyl-5α-cholesta-8,22,25(27)-simiarenol][4]。又含三萜類化合物;粘黴烯醇(glutinol),西米杜鵑醇(simiarenol),5,24-葫蘆二烯醇(cucurbita-5,24-dienol)[5]。去脂肪後的種子中含蛋白酷活力的組分[7]以及硒、鉻等無機元素[8]。

藥理作用

1、免疫促進作用 冬瓜子熱水提取後,經透析得透析內液,此液對小鼠淋巴細胞的致絲裂活性呈濃度依賴性。透析內液爲B細胞致絲裂劑,有PBA(無性系B細胞激活劑)活性及佐劑活性,使PFC(寬斑形成細胞)數顯着增高,呈現免疫促進作用[1]。

2、對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從冬瓜子中分離純化出胰蛋白酶抑制劑,得到4個具有抑制胰蛋白酶活力的組分,其中兩個組分屬小分子胰蛋白酶抑制劑[2]。

鑑別

理化鑑別 取本品粗粉1g,加水20ml,煮沸10min,放冷,濾過。取濾液,置帶塞的試管中,激烈振搖,產生持久性泡沫。(檢查皁甙)

炮製

揀淨雜質,用時搗碎。或用文火微炒至黃白色。置乾燥處,防蟲蛀及鼠咬。

性味

味甘;性微寒

歸經

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消癰排膿;利溼。主痰熱咳嗽;肺癰;腸癰;白濁;帶下;腳氣;水腫;淋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服。外用:適量,研膏塗敷

注意

《別錄》:久服寒中。

各家論述

1.《本經》:益氣。

2.《別錄》:主煩滿不樂。

3.崔禹錫《食經》:利水道,去淡水。

4.《日華子本草》:去皮膚風剝黑GAN,潤肌膚。

5.《綱目》:治腸癰。

6.《本草經疏》:能開胃醒脾。

7.《本草述》:主治心經蘊熱,小水淋痛,並鼻面酒渣如麻豆,疼痛,黃水出。

8.《本草從新》:補肝明目。

9.《本草述鉤元》:主腹內結聚,破潰膿血,凡腸胃內壅,最爲要藥。

10.陳念祖:能潤肺化痰,兼益胃氣。

11.《山東中藥》:治腎臟炎,尿道炎,小便不利,腳氣,水腫。

12.《中國藥植圖鑑》:罨痔疾腫痛,或洗滌。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