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稻紋枯病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稻紋枯病

稻紋枯病是由立枯絲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稻紋枯病診斷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發生,以抽穗前後最盛。該病主要危害葉鞘、葉片,嚴重時侵入莖稈並蔓延至穗部。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葉鞘上出現,初爲橢圓形,水漬狀,後呈灰綠色或淡褐色逐漸向植株上部擴展,病斑常相互合併爲不規則形狀,病斑邊緣灰褐色,中央灰白色。肉眼常可見葉表氣生菌絲糾成的菌核。稻紋枯病發病規律稻紋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絲體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殘體上越冬。該病菌寄主範圍很廣,生活力強,菌源地廣泛。土壤中菌核第二年漂浮水面,萌發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長出菌絲向四周蔓延。菌核有多次萌發特徵,隨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適溫(25~32℃)高溼條件,氮肥使用偏遲、過量,田水過深,保持時間長等對該病發生有利。稻紋枯病防治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應以農業措施爲基礎,結合藥劑防治。(1)抓好以肥水管理爲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應注意穩施氮、磷,增施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