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次膠

關聯數據

關於次膠

次膠即次髎。見《聖濟總錄》。次髎爲經穴名(CìliáoBL32)。出《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屬足太陽膀胱經。次:第二;謬:骨隙。四對骶後孔爲八髎所在,本穴位居第二,故名。位於骶區,正對第二骶後孔中。俯臥取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豎脊肌→第二骶後孔。有理下焦、健腰膝的作用。主治少腹、前陰、腰骶等疾患。如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不孕、遺精、陽痿、疝氣、癃淋、衄血、嘔吐、腸鳴泄瀉、背寒、腰脊痛、下肢不仁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陰癢、子宮脫垂、盆腔炎、卵巢炎、子宮內膜炎、睾丸炎、骶髂關節炎、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等,並可作催產、引產之用。一般直刺1.0~1.5寸;可灸。實驗研究發現:取腰俞、次謬穴組針麻開展下腹部全子宮切除術,對解決鎮痛不全,內臟牽拉反應,肌緊張等方面問題,有較明顯的效果。次髎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