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到中藥臭梧桐根的方劑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臭梧桐根

《綱目拾遺》ChòuWúTónɡGēn芙蓉根(《綱目拾遺》)爲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秋後採收,除去泥雜及莖葉。含賴桐二醇烯酮、賴桐酮、赬桐甾醇。①《浙江民間草藥》:"味苦,性寒。"②《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無毒。"治瘧疾,風溼痹痛,高血壓,食積飽脹,小兒疳疾,跌打損傷。①《本草圖經》:"治瘧。"②《浙江民間草藥》:"消食,開胃利溼。治高血壓。"③《四川中藥志》:"治食積飽脹,小便不利及小兒疳疾。"內服:煎湯,3~5錢;搗汁衝酒,1~2兩。①治風溼痛:臭梧桐根三至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草藥》)②治內外一切乳毒:臭梧桐,春、夏取頭三個,秋、冬取根,搗爛絞汁。對陳酒熱服,取汗爲度。(《經驗廣集》梧桐酒)③治跌打:臭梧桐根煎酒服之。(《嶺南採藥錄》)《*辭典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