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補陰湯相關的詞條

相關詞條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補陰湯

處方熟地3兩,元參8兩,生地4兩,麥冬3兩,白芍5兩,丹皮3兩,沙蔘3兩,地骨皮5兩,天門冬3兩,陳皮5錢。製法上爲末,煉蜜爲丸;或加桑葉6兩爲末,同搗爲丸。功能主治瘦人火有餘,水不足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補陰丸”。各家論述元參去浮游之火,而又能調停五臟之陽,各品之藥,陰多於陽,則陰氣勝於陽氣,自然陰勝陽消,又何必石膏、知母之紛紛哉:雖石膏、知母原是去火神劑,不可偏廢,然而用之於火騰熱極之初,可以救陰水之熬幹,不可用之於火微熱退之後,減陽光之轉運,此瘦人之治法。摘錄《石室祕錄》卷三組成當歸1錢,白芍(酒炒)1錢,生地黃1錢,熟地黃1錢,陳皮1錢,茴香(鹽、酒炒)1錢,故紙(酒炒)1錢,牛膝(去蘆,酒洗)1錢,杜仲(去粗皮,酒炒)1錢,茯苓(去皮)1錢,人蔘5分,黃柏(去粗皮,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甘草(炙)3分。主治腎虛腰痛。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湯送下;酒亦可。加減痛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