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硫氧嘧啶 2014年12月03日修訂版

BY wangyuan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丙硫氧嘧啶藥典標準

品名

中文名

丙硫氧嘧啶

漢語拼音

Bingliuyang Miding

英文名

Propylthiouracil

結構式

分子式與分子量

C7H10N2OS    170.24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爲6-丙基-2-硫代-2,3-二氫-4(1H)嘧啶酮。按乾燥品計算,含C7H10N2OS不得少於98.0%。

性狀

本品爲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

本品在乙醇中略溶,在水中極微溶解;在氫氧化鈉試液或氨試液中溶解。

熔點

本品的熔點(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 C)爲218~221℃。

鑑別

(1)取本品的飽和水溶液,加熱至沸,加等量臨用新配的含0.4%亞硝基鐵氰化鈉、0.4%鹽酸羥胺與0.8%的碳酸鈉的混合溶液,即顯綠藍色。

(2)取本品約25mg,滴加溴試液至完全溶解,加熱,褪色後,放冷,滴加氫氧化鋇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澱。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70圖)一致。

(4)取本品與丙硫氧嘧啶對照品適量,分別加甲醇適量溶解後,用水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25μg的溶液,作爲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照有關物質項下的色譜條件試驗,在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峯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峯的保留時間一致。

檢查

硫脲

取本品0.50g,加水50ml,加熱迴流使溶解,放冷,濾過,取濾液5.0ml,用水稀釋至50ml,搖勻,取10ml置納氏比色管甲中,加0.010%硫脲溶液1.0ml;另取上述濾液10ml與水1.0ml,置納氏比色管乙中;在甲乙兩管中分別加入醋酸鈉0.50g與硝酸銀試液5.0ml後,置水浴中加熱5分鐘,乙管所顯顏色與甲管比較,不得更深。

有關物質

取本品約50mg,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5ml,振搖10分鐘,加水50ml,振搖20分鐘,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10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爲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爲對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0.02mol/L磷酸鹽緩衝液(取磷酸二氫鉀3.40g,加水500ml使溶解,用磷酸或0.1mol/L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4.6,加水稀釋至1000ml,即得)-乙腈(70:3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73nm。理論板數按丙硫氧嘧啶峯計算不低於2000,主峯與相鄰雜質峯的分離度應符合要求。精密量取對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調節檢測靈敏度,使主成分色譜峯的峯高約爲滿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溶液各2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峯保留時間的3倍。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有雜質峯,各雜質峯面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峯面積的1.5倍(1.5%)。

乾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乾燥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L)。

熾灼殘渣

取本品1.0g,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N),遺留殘渣不得過0.1%。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含量測定

取本品約0.3g,精密稱定,加水30ml,用滴定管加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 30ml,煮沸並振搖溶解,加0.1mol/L硝酸銀溶液50ml,繼續加熱並使其保持微沸約7分鐘,放冷,照電位滴定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A),繼續用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氫氧化鈉滴定液(0.1mol/L)相當於8.512 mg的C7H10N2OS。

類別

抗甲狀腺藥。

貯藏

遮光,密封保存。

製劑

丙硫氧嘧啶片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丙硫氧嘧啶說明書

藥品名稱

丙硫氧嘧啶

英文名稱

Propylthiouracil

別名

丙基硫氧嘧啶;丙賽優;普洛德;Propycil;Propyl-thyracil;Prothyran;Tiotil

分類

內分泌系統藥物 > 甲狀腺疾病用藥

劑型

片劑:每片50mg,100mg。

丙硫氧嘧啶的藥理作用

爲抗甲狀腺藥,能抑制過氧化酶系統,使被攝入甲狀腺細胞內的碘化物不能氧化成活性碘,從而阻斷了甲狀腺內的酪氨酸碘化酪氨酸的縮合,抑制了甲狀腺素的合成。另外,在甲狀腺外丙硫氧嘧啶抑制T4轉化成T3,使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狀得到緩解。由於不能直接對抗甲狀腺激素,須待已生成的甲狀腺激素耗竭後才能產生療效,故作用較慢。

丙硫氧嘧啶的藥代動力學

口服後吸收迅速,血漿藥物濃度達峯時間爲1~2h,血漿蛋白結合率爲75%~80%,血漿半衰期爲1~2h。體內藥物主要濃集在甲狀腺中,因而其作用時間要比半衰期預測的長,在甲狀腺內的藥物比血漿中藥物消除慢一些。藥物在肝臟代謝,24h內有大部分(83%)由尿液中排出,其中有佔給藥劑量50%的葡萄糖醛酸結合物和大於2%的爲原形藥物。可以透過胎盤,在母乳中有分泌。肝腎功能不全者消除減慢。

丙硫氧嘧啶的適應證

用於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手術前準備或放射性碘治療做準備,甲狀腺危象等。

丙硫氧嘧啶的禁忌證

1.結節性甲狀腺腫合併甲狀腺功能亢進者、甲狀腺癌患者禁用。

2.對丙硫氧嘧啶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孕婦及哺乳婦女慎用。

2.服用丙硫氧嘧啶的患者須密切監護,一旦出現發熱、流涕、白細胞缺乏、皮疹、剝脫性皮炎、過敏等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停藥,並應定期查血常規。

3.應用過量,可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應立即停藥並進行檢查。

4.丙硫氧嘧啶在毒性甲狀腺腫術前準備期間,應停藥改用碘劑。偶見出血或凝血酶原缺乏,可給予維生素K製劑。

丙硫氧嘧啶的不良反應

有3%~12%的用藥者發生不良反應,常見有皮疹、蕁麻疹、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關節痛、肌肉痛、厭食、紅斑、脫髮、頭痛、嗜睡、神經炎、水腫、涎腺及淋巴結腫大、肝功障礙、血小板減少、藥物熱、類似狼瘡綜合徵等,甚至發生黃疸、中毒性肝炎。白細胞減少和粒細胞缺乏症的發生率爲0.3%~0.6%,多在用藥2~3個月內出現,其前驅症狀爲發熱、喉痛、皮疹、肌痛、虛弱、感染等,發展迅速,可致死須警惕。

丙硫氧嘧啶的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初始劑量爲每天0.3~0.6g,分3次服或每天1次。嚴重的甲狀腺功能亢進、重度甲狀腺腫大可加大劑量,如爲初患病者則初始劑量可爲每天0.6~0.9g。甲狀腺功能在1~2個月內恢復正常後,改爲維持量,通常爲每天50~300mg。治療需維持6~24個月。

2.兒童:6~10歲起始劑量爲每天50~150mg,10歲以上每天0.15~0.3g。維持量視病情反應而定。

藥物相互作用

磺磺胺類、對氨基水楊酸、保泰松、巴比妥類、酚妥拉明、妥拉唑啉、維生素B12、磺酰脲類等都有抑制甲狀腺功能和引起甲狀腺腫大的作用,聯合應用雙香豆素類抗凝藥物易致出血傾向,故合用丙硫氧嘧啶對須注意。

專家點評

國內報道,對29例甲亢者一次口服丙硫氧嘧啶0.2g後血漿甲狀腺激素水平的急性變化,及15例患者每天3次,每次0.1g,連續4周後血漿甲狀腺激素水平的慢性變化,以甲巰咪唑相當劑量爲對照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頓服丙硫氧嘧啶可明顯抑制甲亢患者T3在外圍組織的形成,4h血清T3絕對值僅相當於服甲巰咪唑組T3濃度的70.9%,並於6h作用消失。因而在甲亢危象時丙硫氧嘧啶治療優於甲巰咪唑,能迅速起作用,可作爲甲亢危象時首選藥物。比較兩藥的慢性作用,包括臨牀的改善、血清T3、T4濃度的下降,兩組均有顯著療效而無明顯差別。丙硫氧嘧嘧啶是目前治療甲亢的首選藥物,尤其是用在甲狀腺危象,老年人、小兒、孕期和哺乳期的甲亢患者。此藥作用快,療效肯定,治療效果明顯。用藥過程中,少數患者出現粒細胞減少,藥疹等不良反應,有個別患者出現嚴重的粒細胞減少,被迫停藥,這在國產的丙硫氧嘧嘧啶較多見,進口的丙硫氧嘧嘧啶很少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藥疹多爲斑丘疹,極少出現剝脫性皮炎,肝腎功能損害很少見,丙硫氧嘧嘧啶的不良反應稍少於甲巰咪唑。但個體反應不同,療效及不良反應也不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