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痙攣 2009年01月06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賁門痙攣又稱賁門失弛緩。在食管運動功能紊亂的疾病中常爲常見。食管正常蠕動消失,吞嚥時食管下段括約肌不鬆弛,食物停滯在食管內,病程長者上段和中段食管顯著擴大,並有不同程度的吞嚥困難。

病因

賁門痙攣的病因尚不甚明確。目前大多認爲是由於食管運動神經功能失調所引致。食管組織形態學檢查發現胸段食管壁肌層Auerbach神經叢節細胞變性,數量減少或缺失。由於副交感神經分佈存在缺陷,致食管壁張力低,蠕動消失,食管下段括約肌痙攣。食管神經的病變原因則尚無定論,屍體病理檢查提示原發病變可能位於迷走神經或其中樞神經核,動物實驗也發現破壞犬和貓的迷走神經的運動神經核,可產生類似的食管病變。

病理改變

食管下段和賁門部肌層肥厚,食管腔狹窄。由於食物瀦留在食管腔內,引致食管粘膜增厚、水腫、炎變,甚至粘膜糜爛形成潰瘍。病程較久者中段和上段食管明顯擴大;嚴重者食管伸長彎曲,形態與乙狀結腸相近似。

診斷

體格檢查一般無異常發現。

食管鋇餐X線造影檢查見鋇劑滯留在賁門部,食管下段呈邊緣光滑的鳥嘴狀狹窄,鋇劑成細流緩慢地進入胃內。中下段食管腔擴大,程度嚴重者食管腔高度增粗,延長迂曲呈“S”形,狀如乙狀結腸。食管壁正常蠕動減弱或消失,有時出現法規則的微弱收縮。可與疤痕狹窄和食管癌相區別(圖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