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丸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唐·孫思邈《千金翼方》:白薇丸

處方

白薇、車前子,各三分。澤蘭、太一餘糧、赤石脂、細辛、人蔘、桃仁(去皮尖.熬)、覆盆子、麥門冬(去心)、白芷,各一兩半。 紫石英、石膏(研)、蒿本、梔子、卷柏 ,各五 分。 蒲黃、桂心,各二兩半。 當歸、川芎、蛇牀子,各一兩。乾薑、蜀椒(汗)、乾地黃,各三兩。茯苓、遠志(去心)、白龍骨,各二兩。 橘皮(半兩)。

炮製

上二十八味,搗篩爲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

功能主治

主久無子或斷緒,上熱下冷,百病皆療方。

用法用量

酒服十五丸,日再,增至四十丸,以知爲度,亦可增至五十丸。慎豬雞蒜生冷醋滑驢馬等肉,覺有娠則止。祕之,勿妄敷也。

摘錄

唐·孫思邈《千金翼方》

《聖惠》卷七十二:白薇丸

處方

白薇1兩,熟乾地黃2兩,白前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山茱萸半兩,牛膝半兩(去苗),防風半兩(去蘆頭),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桂心半兩,白芷半兩,赤石脂1兩,柏子仁1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禹餘糧1兩(燒,醋淬7遍),藁本半兩,牡丹3分。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臟腑久冷,腰膝疼痛,背膊虛煩,月水不利,無子。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

《聖惠》卷七十二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白薇丸

處方

人蔘(去蘆頭)1兩,當歸(洗,焙)1兩,香白芷1兩,赤石脂1兩,牡丹皮1兩,藁本(去土)1兩,白茯苓(去皮)1兩,肉桂(去粗皮)1兩,白薇(去土)1兩,川芎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延胡索1兩,白朮1兩,白芍藥1兩,甘草(炙)半兩,沒藥半兩(別研)。

製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每1兩作10丸。

功能主治

安胎,滑胎易產。主產後諸疾,四肢浮腫,嘔逆心痛;或子死腹中,惡露不下,胸脅氣滿,小便不禁,氣刺不定,虛煩冒悶;及產後中風口噤,寒熱頭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前溫酒或淡醋湯化下。臨月服之即滑胎易產。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聖濟總錄》卷一五七:白薇丸

處方

白薇(去蘆頭)2兩,牡丹皮(銼)2兩,熟乾地黃(焙)2兩,木香2兩,當歸(切,焙)2兩,肉豆蔻仁2兩,遠志(去心)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禹餘糧(火煅,醋淬5-7遍,別研)2兩,肉蓯蓉(酒浸,去皺皮,切,焙)2兩,芎藭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細辛(去苗葉)1兩,石膏(別研)1兩,獨活(去蘆頭)1兩,吳茱萸(湯洗7遍去滑,焙)1兩,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半兩,黃耆(銼)3分,五味子(微炒)3分,桂(去粗皮)3分。

製法

上20味,除別研外,搗羅爲末,入研藥拌勻,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血海冷憊,不能養胎,妊娠數墮。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七

《婦人良方》卷一:白薇丸

處方

白薇半兩,柏子仁半兩,白芍藥半兩,當歸半兩,桂心半兩,附子半兩,萆薢半兩,白朮半兩,吳茱萸半兩,木香半兩,細辛半兩,川芎半兩,檳榔半兩,熟地黃2兩,牡丹皮1兩,紫石英1兩,人蔘3分,石斛3分,白茯苓3分,澤蘭葉3分,川牛膝3分。

製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月水不利,四肢羸瘦,喫食減少,漸覺虛乏,無子。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晚食前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

《婦人良方》卷一

《濟生》卷六:白薇丸

處方

白薇1兩,紫石英(火煅,醋淬7次)1兩,琥珀(別研)1兩,白芍藥1兩,桂心(不見火)1兩,川續斷(酒浸)1兩,防風(去蘆)1兩,山茱萸(取肉)1兩,當歸(去蘆,酒浸)1兩,柏子仁(炒)1兩,川烏(炮,去皮尖)1兩,牡丹皮(去木)1兩,木香(不見火)半兩,麝香(別研)半錢。

製法

上爲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米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搐搦。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食前溫酒、米飲任下。服此藥先宜多進蘇合香丸,溫酒化服。

摘錄

《濟生》卷六

《聖惠》卷七十:白薇丸

別名

小白薇丸

處方

白薇1兩,車前子半兩,當歸半兩(銼碎,微炒),芎藭半兩,蛇牀子半兩,藁本3分,卷柏3分,白芷3分,覆盆子3分,桃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麥門冬2兩半(去心,焙),人蔘3分(去蘆頭),桂心3分,菖蒲3分,細辛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熟乾地黃1兩,川椒1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白茯苓3分,遠志2分(去心),白龍骨1兩。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壯筋骨,益血氣,暖下髒,防風冷,令人有子,補氣行血。主婦人無子或斷緒,上熱下冷,婦人衝任虛損,子髒受寒,多無子息,或月水崩下,帶漏五色,腰腹疼重,面黃肌瘦,月水不勻,飲食減少,夜多盜汗,面生(黑幹)(黑曾),齒搖發落,腳膝疼重,舉動少力。

用法用量

小白薇丸(《局方》卷九)。

摘錄

《聖惠》卷七十

《千金》卷二:白薇丸

處方

白薇18銖,紫石英30銖,澤蘭2兩,太一餘糧2兩,當歸1兩,赤石脂1兩,白芷1兩半,芎藭1兩,藁本20銖,石膏20銖,庵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無子,或斷緒,上熱下冷。主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酒送下,1日2次。漸增,以知爲度,亦可至50丸。

(艹閭)子20銖,卷柏20銖,蛇牀子1兩,桂心2兩半,細辛3兩,覆盆子2兩半,桃仁2兩半,乾地黃18銖,乾薑18銖,蜀椒18銖,車前子18銖,蒲黃2兩半,人蔘1兩半,白龍骨2兩,遠志2兩,麥門冬2兩,茯苓2兩,橘皮半兩。

注意

慎豬、雞、生冷、酢、滑、魚、蒜、驢、馬、牛肉;覺有孕即停;三月正擇食時,可食牛肝及心。

摘錄

《千金》卷二

《醫略六書》卷二十七:白薇丸

處方

白薇1兩,人蔘兩半,附子1兩(炒),熟地3兩,桂心1兩,白芍兩半(酒炒),吳茱1兩(醋炮),當歸2兩,紫石英2兩(醋煅),檳榔1兩。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

功能主治

寒熱氣逆,經遲無子,脈沉緊澀。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溫酒送下。

各家論述

附子補火,以禦寒邪;人蔘扶元,以通血脈;熟地補陰,專滋血室;桂心暖血,力行寒滯;當歸養衝脈之血;白芍斂任脈之陰;檳榔破滯降逆;吳茱溫中逐冷;紫石英溫澀子宮,能令有子;嫩白薇降泄虛陽,可除寒熱也;蜜丸酒下,俾火暖陽回,則寒散滯消,而血氣內充,自然腹痛退而寒熱降,豈不經調而有子乎。

摘錄

《醫略六書》卷二十七

《聖濟總錄》卷一五二:白薇丸

處方

白薇(揀)1兩,赤芍藥半兩,烏賊魚骨(去甲)半兩。

製法

上爲末,煉醋1盞熬成膏,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白帶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熟水送下,日2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二

《外臺》卷三十三引《廣濟方》

組成

白薇5分,牡蒙5分,藁本5分,當歸7分,乾地黃7分,芎藭6分,人蔘6分,柏子仁6分,石斛6分,桂心6分,附子(炮)6分,五味子6分,防風6分,吳茱萸6分,甘草(炙)6分,牛膝6分,桑寄生6分,薑黃7分,禹餘糧8分,秦椒2分(汗)。

功效

補調衝任,溫暖子宮,祛下髒風冷,令人有子。

主治

久無子,胞絡傷損,宿受風寒,久無子息,或受胎不牢,多致損墮。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酒送下,加至30丸,日2次。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

忌生蔥、生菜、熱面、蕎麥、豬肉、葵菜、蕪荑、菘菜、海藻、粘食、陳臭物;才覺妊娠即住服,已懷孕者尤不宜服之。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組成

白薇1兩,柏子仁(研)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鱉甲(醋炙,去裙襴)1兩,當歸(切,焙)1兩,黃耆(銼)1兩,人蔘3分,桂(去粗皮)3分,石斛(去根)3分,芍藥(炒)3分,牡丹皮3分,羌活(去蘆頭)3分,熟乾地黃(焙)1兩1分,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1分,甘草(炙,銼)半兩,芎藭半兩。

主治

產後蓐勞,寒熱時作,肢體羸弱,飲食無味。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溫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