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解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活幼心書》卷下:百解散

處方

幹葛75克 升麻 赤芍藥各60克 黃芩30克 麻黃22.5克 薄桂(去粗皮)7,5克 甘草45克

製法

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

治小兒外感風寒,鼻流清涕,頭痛發熱,晝輕夜重。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3片、蔥1根,煎至100毫升,溫服。

風熱盛者,加薄荷。

摘錄

《活幼心書》卷下

《普濟方》卷一三○引《護命方》:百解散

處方

前胡(去毛)1分,柴胡(去毛)1分,知母1分,貝母1分,牡丹皮(去心)1分,桔梗1分,羌活1分,獨活1分,荊芥穗1分,黃芩1分,山茵陳1分,山梔1分,升麻1分,麻黃(去根)1分,大黃1分,麥門冬(去心)1分,杏仁(去尖)1分,紫菀1分,玄蔘1分,秦艽(去皮,炒)1分。

製法

上爲末。

功能主治

傷寒四日、五日、六日不得汗,頭痛壯熱,渾身不知痛疼處,睡臥不安,心神煩躁,脈氣洪大緊急,大便祕澀不得通。

用法用量

凡人患傷寒,忽熱病,經數日飲食不進,大便祕澀不通,醫者多以其飲食不進,胃氣虛弱,不肯疏轉,致令傾損性命。此緣熱毒之氣,蒸鬱臟腑,傷損正氣,所以不能食。凡患傷寒之人,經及5-6日,末曾得汗,頭痛壯熱,心神煩躁,渾身骨節,四肢八節俱痛,大便熱祕不通者,雖飲食不得,亦當疏轉,形不病,氣即自然平安,飲食增進。凡下疏藥,先當審五臟脈氣,觀何髒得病,然後下藥取之,即萬無一失,但三部之中,一部偏大緊者,是即其髒得病也。若脈候未精,只吃此百解散,永無差誤,緣此方,皆治五臟之病也。若是狂言妄語,急喫後面藥,轉下便安,效。

摘錄

《普濟方》卷一三○引《護命方》

《百一》卷七引龔子治方:百解散

處方

防風(去蘆)3兩半,麻黃(去根節)3兩半,白芷2兩,白芍藥2兩,川烏半兩(炮,去皮尖),甘菊(去枝葉)3兩,荊芥穗3兩,乾薑3兩。

製法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解截四時傷寒,常服清神爽氣,瘟疫瘴癘不生。主傷寒頭痛,肢體沉重,惡寒發熱,痰逆咳嗽,睏倦少力,及偏正頭痛,瘟疫瘴癘。

用法用量

每服2錢,蔥茶或臘茶點下,煎服亦可,不拘時候。

摘錄

《百一》卷七引龔子治方

《治痘全書》卷十三:百解散

處方

升麻、白芍、甘草、葛根、麻黃、薄桂、川芎、黃芩、白芷。

製法

上爲散。

功能主治

痘瘡,表熱瘡色焦紫,不起發,寒熱往來者。

用法用量

內服。

摘錄

《治痘全書》卷十三

《雞峯》卷五

組成

前胡1兩,柴胡1兩,人蔘1兩,白朮1兩,茯苓1兩,羌活1兩,桔梗1兩,川芎1兩,甘草2分,陳皮2分。

主治

風溼疫氣,頭昏壯熱,肢節煩疼。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