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性陰道炎 2009年01月08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阿米巴性陰道炎(Amebic vaginitis)多繼發於腸道感染,患者大便中的阿米巴滋養體(Amebic trophozoite)隨糞便粘液排出,直接蔓延到外陰及陰道口。

診斷

由於本病較爲罕見,有時會被臨牀醫生忽略,但根據腹瀉或痢疾病史及有關檢驗,可以做出診斷。最可靠的診斷是從陰道分泌物中(同時檢查患者的糞便)找到阿米巴滋養體。可用直接塗片法或培養法找溶組織內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lica)原蟲,以及病竈的病理學檢查。對分泌物檢查陰性的陰道慢性潰瘍病例,更應做活組織檢查。

治療措施

治療原則以全身治療爲主,結合局部處理。常用藥物有:①鹽酸吐根鹼(emetini hydrochloridium),對阿米巴滋養體的殺滅作用最強,但對包囊的作用不肯定,毒性大,對心腎功能不全、年老體弱患者及孕婦等禁用。常用劑量爲每天0.06g(1mg/kg),深部肌肉注射,連續6~9天爲1療程,重複治療要在20~30天以後;②卡巴砷,每次0.25g,每日2次,10天爲1療程;③滅滴靈200~400mg,每日3次,10~14天爲1療程;④鴉膽子(functus bruceae)對急性阿米巴有效,也可用於慢性患者及帶菌者,口服鴉膽子仁10~15粒,每日3次,7天爲1療程。局部治療:可將上述藥物製成溶液作陰道沖洗,或製成粉劑及栓劑置入陰道,每日1次,共7~10天爲1療程。

病因學

在健康情況下,一般不發病,但如全身情況差,尤其外陰陰道有損傷,局部抵抗力降低時,阿米巴滋養體便可乘虛而入,生長繁殖,引起阿米巴性陰道炎。

病理改變

潰瘍的形成是阿米巴性陰道炎的基本病變。當阿米巴原蟲侵入陰道粘膜後,以其僞足的活動及其分泌的溶組織酶(histolytic enzyme),使粘膜細胞發生壞死,形成潰瘍,邊緣隆起,病竈周圍有淋巴細胞及少數漿細胞浸潤。潰瘍表面被覆黃棕色壞死物質,內含溶解的細胞碎片,粘液和阿米巴滋養體。

臨牀表現

陰道分泌物呈漿液性或粘液性,從中可找到大滋養體。當陰道粘膜形成潰瘍、出血時,則分泌物可轉成膿性或血性。有時質脆的潰瘍可出現在宮頸、外陰,融合成大片壞死。個別病例由於結締組織反應嚴重,可呈現不規則腫瘤樣增生,質硬,潰瘍面覆有血性粘液分泌物,易誤診爲惡性腫瘤。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