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ǐ wǎn wán

2 處方

紫菀(去苗、土、枝、梗)五味子(炒)各等分

3 製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彈子大。

4 功能主治

治肺家鬱熱而致的咳血

5 用法用量

每次1丸,含化。

6 摘錄

普濟方》卷一八八引《指南方》

7 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7.1 方名

紫菀丸

7.2 組成

紫菀半兩,桔梗(銼,炒)半兩,白朮半兩,木香半兩,當歸(切,焙)半兩,郁李仁(湯浸,去皮,炒)3分,桂(去粗皮)3分。

7.3 主治

肝心痛,連兩脅,不得太息

7.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食前以檳榔湯送下。

7.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小豆大。

8 聖濟總錄》卷六十六

8.1 方名

紫菀丸

8.2 組成

紫菀(去苗土)1兩半,貝母去心)1兩半,人蔘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陳橘皮(去白,焙)1兩半,桂(去粗皮)1兩1分,款冬花(去梗)1兩1分,百部1兩1分,甘草(炙,銼),3分,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3兩。

8.3 主治

咳嗽上氣,胸膈煩滿。肺感風冷,咳嗽失聲

8.4 用法用量

每日10丸,加至20丸,飯後熟水送下。

8.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9 普濟方》卷二二八引《指南方》

9.1 方名

紫菀丸

9.2 組成

紫菀、官桂、五味子等分

9.3 主治

虛勞咳嗽喘急,唾如濃涕,漸漸瘦弱。

9.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用米飲送下。

9.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0 《聖惠》卷四十九

10.1 方名

紫菀丸

10.2 別名

溫白丸萬病紫菀丸

10.3 組成

紫菀3分(去苗土),柴胡3分(去苗),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厚朴3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皂莢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川椒1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桔梗半兩(去蘆頭),黃連半兩(去須),肉桂半兩(去皺皮),赤茯苓半兩,菖蒲半兩,人蔘半兩(去蘆頭),乾薑半兩(炮裂,銼),巴豆半兩(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10.4 主治

痃癖氣,心腹滯悶,面色萎黃

10.5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以粥飲送下。

10.6 製備方法

上爲末,入巴豆同研令勻,煉蜜爲丸,如綠豆大。

10.7 附註

溫白丸(《普濟方》卷一七五引《鮑氏方》)、萬病紫菀丸(《中國醫學大辭典》)。

11 醫方類聚》卷一一一引《修月魯般經後錄》

11.1 方名

紫菀丸

11.2 組成

丁香木香藿香當歸人蔘白茯苓、官桂、黃連大黃白朮桔梗、蓯蓉(酒浸)、乾薑(炮)、柴胡檳榔防風陳皮車前子、蓬術、菖蒲、熟地黃吳茱萸厚朴(制)、天門冬、皁角(去皮絲,酢炒)、川烏、縮砂仁肉豆蔻黃耆防己鱉甲(酢炒)、羌活紫菀川椒巴豆去油)各等分

11.3 主治

腹內久患疾癖如碗大,及黃病,每朝氣並起,時衝心,繞臍絞痛,亦如蟲咬;十種水氣翻胃,噎塞吐逆,飲食不下;天行時氣;婦人多年月露經隔不通,或多或少,腹內懷孕,天陰發夢與鬼交,腹內生瘡,及墮胎血膿,婦人腹痛,產後血痢,難產子死腹中赤白帶下室女血氣不通;小兒狂病驚風疳疾;三十般病證疼痛,並痔漏風邪赤白痢中毒寸白蟲霍亂咳嗽大便不通傷肉傷面傷酒肺風

11.4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亦利爲度。如不飲酒,米湯送下;小兒2-3丸,看虛實用。引子隨後用:痔漏風邪,酒下;赤白痢訶子湯下;墮胎血膿,酒下;中毒甘草湯下;一切氣,升麻湯下;寸白蟲檳榔湯下;霍亂乾薑湯下;宿食不消,生薑湯下;咳嗽杏仁湯下;泄痢黃連湯下;吐逆,生薑湯下;大便不通燈草湯下;食癖氣,麪湯下;頭痛,熱酒下;腰痛,豆淋湯下;傷肉,肉湯下;傷面,麪湯下;傷酒,酒下;肺風杏仁湯下;腹痛芍藥湯下;時氣井花水下;小兒驚風防己湯下;小兒疳疾乳下氣痛乾薑湯下;月信不通,艾湯下;婦人腹痛川芎湯下;酒氣衝心,酒下;產後血痢,當歸湯下;難產益智湯下;解內外傷寒木香湯下;室女血氣不通,酒下;子死腹中葵子湯下;赤白帶下,葵花湯下。

11.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搗千下,油紙裹,旋丸如桐子大。

11.6 用藥禁忌

孕婦忌服。

11.7 臨牀應用

1.嘔吐:時楊駙馬患衝心,每日飲食吐逆,遍身枯瘦,口吐痰水,日服五丸至七丸,服之二十日,瀉出蛤蟆四介,白膿二升,痊癒
2.風癇:董門侍郎,年六十歲,患風癇病證,時即死,服之二十日,得出黃水赤水一斗,惡物四升愈。
3.赤白帶下:京兆府尹李善並妻梅氏,患赤白帶下七年,流血不能,自牀不起,服之五丸至七丸,服之半月,取下血膿五升,黃水一斗,肉塊二介,如雞子大。
4.癘風:王駙馬患大風眉發退,掌內生瘡,服之半月,瀉出血鱉二介,如當三錢大,當時便愈。
5.目不明:戶部侍郎趙董患目不明,耳不聞聲,服之五十日,得出青蟲七條,約四寸許,膿水三升,見物聞聲。

12 御藥院方》卷五

12.1 方名

紫菀丸

12.2 組成

紫菀(去土)2錢半,款冬花(去梗)2錢半,白前2錢半,人蔘半兩,甜葶藶(炒)半兩,烏梅肉半兩,御米殼1兩半(去蒂,蜜水拌勻,炒黃熟)。

12.3 主治

遠年近日咳嗽,痰涎不利。

12.4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1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3 《雞峯》卷十一

13.1 方名

紫菀丸

13.2 組成

人蔘3分,紫菀3分,附子3分,款冬花3分,橘皮3分,半夏3分,杏仁3分,細辛半兩,甘草半兩,乾薑半兩,桂半兩。

13.3 主治

咳嗽

13.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姜、棗湯送下。

1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4 普濟方》卷三八七引《全嬰方》

14.1 方名

紫菀丸

14.2 組成

紫菀2錢,款冬3錢,甘草(炙)1錢。

14.3 主治

小兒新咳嗽氣急。

14.4 用法用量

3歲1丸,白湯化下。

14.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雞頭子大。

15 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見《千金方衍義》卷十八

15.1 方名

紫菀丸

15.2 組成

紫菀5分,桑根白皮5分,貝母5分,半夏5分,五味子5分,射干5分,百部5分,款冬花4分,皂莢4分,乾薑4分,橘皮4分,鬼督郵4分,細辛4分,杏仁8分,白石英8分,蜈蚣2枚。

15.3 主治

積年咳嗽喉中呀聲,一發不得臥

15.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稍加至20丸,1日2次。

15.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5.6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久嗽積年不愈,必有宿垢留伏於中,呀聲一發則伏火內動,所以坐臥不安,故用皂莢射干、督郵之屬闢除惡毒;兼石英、姜、辛助力祛邪;紫菀、款冬等味助供佐使之用耳。

16 方出《外臺》卷九引《古今錄驗》,名見《聖惠》卷四十六

16.1 方名

紫菀丸

16.2 組成

紫菀5分,貝母5分,百部根5分,款冬花5分,五味子5分,半夏(洗)5分,射干10分,芫花根皮4分(切,熬令焦),乾薑4分,橘皮4分,杏仁8分(去皮尖雙仁,熬),蘇子4分,白石英8分(研),鍾乳10分(研)。

16.3 主治

氣嗽,並下焦冷結。

16.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酒送下,1日2次。

16.5 製備方法

上爲末,以蜜和爲丸,如梧桐子大。

16.6 用藥禁忌

羊肉、餳、諸生冷等物。

17 醫心方》卷九引《深師方》

17.1 方名

紫菀丸

17.2 組成

紫菀2兩,款冬花2兩,細辛2兩,甘皮2兩,乾薑2兩。

17.3 主治

咳嗽上氣喘息多唾

17.4 用法用量

每服3丸,食前服下,1日3次。又方如櫻桃大。含1丸,稍咽其汁,1日3次。

17.5 製備方法

上爲丸,如梧桐子大。

18 聖濟總錄》卷六十五

18.1 方名

紫菀丸

18.2 組成

紫菀(去苗)2兩,蛤蚧1枚(大者,皂莢水浸1宿,塗酥,炙),白茯苓(去黑皮)2兩,杏仁(去皮尖雙仁,蜜浸1宿,炒)2兩,款冬花(用蕊)1兩,防風(去叉)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人蔘半兩,甘草(炙,銼)1兩,馬兜鈴(炒)1兩,黃耆(細銼)半兩,赤芍藥半兩,當歸(銼,焙)半兩,貝母生薑汁浸1宿,焙)半兩,白藥子半兩,半夏生薑汁浸1宿,焙)半兩(以上6味併爲細末),棗4兩(蒸熟,去皮核),大麻子半升(水浸,研爛,去滓取汁),栝樓30枚(大,肉爛研取),龍腦(研)半字(以上4味並研爲膏)。

18.3 主治

肺咳唾血

18.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煎麥門冬熟水送下。

18.5 製備方法

上20味,以前藥末入在後膏內,爲丸,如梧桐子大。

19 《聖惠》卷二十七

19.1 方名

紫菀丸

19.2 組成

紫菀3分(去苗土),前胡1兩(去蘆頭),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桔梗半兩(去蘆頭),鱉甲1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白芍藥3分,貝母半兩(煨微黃),百合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19.3 主治

虛勞咳嗽胸膈不利,骨節疼痛,飲食無味。

19.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19.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19.6 用藥禁忌

莧菜

20 《聖惠》卷三十一

20.1 方名

紫菀丸

20.2 組成

紫菀3分(洗去苗土),前胡5分(去蘆頭),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桔梗3分(去蘆頭),知母半兩,百合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赤茯苓半兩,柴胡半兩(去苗),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20.3 主治

熱勞咳嗽四肢無力,不能飲食。

20.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後良久以粥飲送下。

20.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20.6 用藥禁忌

豬肉莧菜、溼面、醋物。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