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病毒

病毒 生物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ū fán zhí hé hū xī zōng hé zhēng bìng dú

2 英文參考

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 virus

4 英文名稱

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 virus

5 分類類型

7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病毒和豬藍耳病

不育和呼吸道綜合症(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又稱爲豬藍耳病、神祕豬病、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等,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發現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1987年在美國東南部首次報道,隨即傳播到美國中西部,嚴重影響養豬業的發展,以繁殖障礙、呼吸困難、耳朵藍紫、併發其他傳染病爲主要特徵。引起妊娠母豬流產死胎、木乃伊胎、產弱仔、出生率低,使各種年齡的豬出現呼吸道病症,斷奶仔豬出現高死亡率。該病的病原是套病毒動脈炎病毒科中的豬不育和呼吸道綜合症病毒(PRRSV),分爲北美型和歐洲型。1995年,我國北京地區首次爆發豬藍耳病,1996分離出豬不育和呼吸道綜合症病毒(PRRSV),主要是該病毒的北美型。

2006年夏秋季開始,我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豬病疫情,給養豬業造成較大經濟損失。通過分析,專家鎖定了新變異豬藍耳病病毒爲主要病原,並定名爲“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到2007年5月,我國有22個省份先後發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情。疫情縣市194個、疫點289個,發病豬45858頭,死亡18597頭,撲殺5778頭。

8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病毒特徵

不育和呼吸道綜合症病毒分類上歸套病毒動脈炎病毒科,曾經在我國猖獗一時的SARS病毒屬套病毒目的冠狀病毒科。豬不育和呼吸道綜合症病毒粒子直徑55nm,內含一個核衣殼,核衣殼等軸對稱,直徑35nm。粒子具脂質囊膜,囊膜上有環指狀表面結構病毒基因組爲單分子正鏈RNA,分子大小13kb,基因組RNA的5’末端具帽子結構,3’端有poly(A)尾。病毒粒子蛋白由核衣殼蛋白(N)、膜蛋白(M)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表面蛋白組成。N蛋白分子量爲12kDa,M蛋白無糖基化,分子量約16kDa。兩個表面蛋白N-端糖基化,小表面糖蛋白(GS)分子量25kDa,大表面糖蛋白(GL)分子量35-42kDa,GL是異源糖基化蛋白。

不育和呼吸道綜合徵病毒粒子模型,直徑約55nm,其中MEM爲膜,M爲膜蛋白, N爲核衣殼蛋白,GP爲糖蛋白.

病毒基因組成和複製策略與冠狀病毒相似,但基因大小僅爲13kb,比冠狀病毒小的多,病毒粒子大小也僅爲冠狀病毒的一半。病毒核衣殼等軸對稱,表面突起較小且模糊不清,表面突起蛋白不包括捲曲螺旋結構病毒的M和N多肽也比冠狀病毒小。

9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流行特點

豬藍耳病近年來已成爲世界性的嚴重豬疫病之一。血清學調查表明,美國60-80%的豬羣都帶有PRRS抗體。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現在存在於世界上幾乎每一個養豬國家。

豬藍耳病沒有明顯的季節性,但是以冬季和春季發病率偏高。該病主要傳播途徑爲呼吸道,患病豬和帶毒豬可向空氣排毒,污染周圍環境,如果消毒措施不到位,病毒可在豬舍內長期存在。氣候驟變、豬隻引進等往往成爲引發本病的誘因。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在不同豬場之間最常見的傳播方式是新引進已感染而排毒的豬與本場原有豬之間的接觸傳染陰性帶毒豬也會在遭受應激時排出病毒從而將病毒傳播敏感豬;有些地方曾報告發生病毒的氣源性傳播,尤其在養豬生產密集的地區更有這種可能。該病毒還可通過精液傳播;重要的是要認識到,病毒精液傳播是零星發生的,所以公豬即使表現陰性卻並不表示其再無可能經精液排出病毒

在豬場中,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病毒最常見在後備種豬羣中保持增殖和傳播。豬羣中各處存在的非免疫豬“亞羣”就是病毒得以持續存在於豬羣之中的條件。保育舍中的病毒可因保育期仔豬免疫狀態的轉變而不斷地作祟。公豬也因其經常穿行於配種欄之間而成爲病毒傳播的來源。受到分娩應激分娩對於母豬來說也是一種應激)的母豬也會排出病毒而使哺乳仔豬受到感染

10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臨牀特徵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的臨牀證狀可分爲三類:一是繁殖障礙,二是呼吸道疾病,三是仔豬斷奶前的高死亡率。

①在繁殖障礙方面,經產母豬和初產母豬都會出現發熱厭食,沉鬱、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難咳嗽,可能還出現嘔吐。出現這些症狀之後,出現妊娠晚期流產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或早產。產後無乳,少數病豬耳部發紫、皮下出現血斑。個別母豬可見神經麻痹症狀。多數情況下,病母豬所產的這些弱小仔豬會在出生後24小時內死亡。這些弱小仔豬的死亡以及出生時外表正常而後不久即因呼吸困難(可在呼吸困難中見到呃逆樣表現)而死亡的仔豬會增高仔豬斷奶前的死亡率。有些仔豬會發生腹瀉,這會導致死亡或者停止生長

②在呼吸道疾病方面,育成豬雙眼腫脹、結膜炎,有眼屎或膿性分泌物,並出現呼吸困難耳尖發紫、沉鬱昏睡等症狀。公豬感染後表現咳嗽精神沉鬱、食慾不振、呼吸急促,暫時性精液減少和活力下降。

發生了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的繁殖障礙之後,常可見到病毒對保育舍內仔豬的危害。受害仔豬表現體溫升高、拒食、嗜睡、被毛粗亂、停止生長,還可見到流涕、咳嗽呼吸困難腹式呼吸)。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的結果會導致高發生率的肺炎腹瀉和/或腦膜炎。PRRS最常危害4-8周齡的豬(保育期仔豬和肥育豬),在有些豬場會再次危害16-18周齡的豬。以一月齡內仔豬最易感染體溫可達40%以上,呼吸困難,有時腹式呼吸,食慾減退或廢絕,後肢麻痹共濟失調眼瞼水腫,死亡率高達80%。

④豬藍耳病常繼發豬瘟、附紅細胞體等病,如果治療不及時,豬隻死亡率較高。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病毒比較獨特之處是,即使抗體試驗結果陽性也不表示具有免疫力。具有高抗體滴度的豬仍可大量排出病毒

11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病理變化

皮膚色淡似蠟黃,鼻孔有泡沫;氣管支氣管充滿泡沫,胸腹腔積水較多;肺部大理石樣變,肝腫大,胃有出血水腫;心內膜充血。腎包膜易剝離,表面有針尖出血點。仔豬、育成豬常見眼瞼水腫。仔豬皮下水腫,體表淋巴結腫大,心包積液水腫

12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的診斷

在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的診斷中,首先應觀察患豬的臨牀症狀是否具有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的特徵;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有繁殖障礙史,包括流產死產以及產下弱仔,同時伴有斷奶前死亡率增高以及/或者發生保育期仔豬呼吸道疾病等病史。剖檢時沒有任何特異性眼觀病變可據以確診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在有些情況下,可見保育期仔豬全身淋巴結腫大以及肺部病變。從弱仔的血清和各種組織分離病毒即可作出確診;也可利用各種血清學試驗,如免疫熒光抗體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血清中和試驗或者聚合酶鏈反應等。

13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防治措施

目前,豬藍耳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由於本病常繼發豬瘟、豬傳染胸膜肺炎豬肺疫、豬附紅細胞體等病,因此,豬場一旦感染耳病,除對死胎、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和圈舍消毒外,還應給病豬投餵高能量飼料、多種維生素和足夠的電解質;母豬臨產前應適量飼餵阿司匹林。治療病豬時,可使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同時,根據不同繼發感染病症對症下藥,對病豬的康復有一定的作用

耳病的防治主要是接種疫苗和進行綜合性預防。

是否對種豬羣接種疫苗,取決於豬羣的狀態。如果豬羣表現爲PRRS陰性並且遭受感染的可能性很小、豬羣的生物安全措施非常過硬並且對新引進的後備豬實施嚴格的隔離措施,則最好不要進行疫苗接種。如果豬羣當時表現陰性,但與相鄰豬場的距離很近,或者本豬場要從已知陽性的豬場或從狀況不明的豬場買豬,因而遭受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大,則應考慮進行疫苗接種。疫苗接種在許多情況下(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都是豬羣穩定化的有效方法

控制病毒傳播,就必須使繁殖豬羣保持穩定”。阻止病毒由母豬傳給哺乳的幼豬是PRRS防制中的關鍵步驟。繁殖豬羣的穩定化可通過自然感染或者疫苗接種(或者同時採取這二項措施)來完成。

綜合性預防的具體措施爲:①把好豬隻引入關,加強檢疫,杜絕引種及購買仔豬時從疫區帶入病毒。②冬春季節要做好豬舍的防寒保暖,避免閒雜人員進入豬舍。③定期消毒,做好滅鼠,保持清潔衛生。④育肥豬堅持“全進全出”,豬出欄後豬舍徹底消毒。⑤密切注意豬羣變化,發現母豬有流產死胎,仔豬有呼吸道症狀,公豬有嗜睡、食慾不振等症狀時,進行必要的獸醫檢查,做出科學診斷,便於採取隔離消毒等措施。⑥及時接種疫苗。一般情況下,未免母豬所產仔豬可用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症油劑滅活苗在12日齡時首免1/2頭份,30日齡二免1頭份;已免母豬所產仔豬25~35日齡接種滅活苗1頭份;後備母豬和哺乳母豬均在配種前半月至1個月免疫1頭份。另外,已發現感染耳病豬隻的豬場,豬隻接種疫苗時,應選用弱毒疫苗

從豬羣中根除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是當前正在研究之中的一個課題。根除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病毒的一個方法是徹底清場而後重新建陰性豬羣。豬舍空關的成本以及陰性豬的來源,可能是這一方法的兩個限制因素。採用這一方法,新置入的豬羣仍有遭到重複感染的危險。另一個方法正在探索之中,即對豬羣進行測試後清除所有陽性豬,但只有在豬羣經過穩定化並且不再應用疫苗之後才能採用此法。

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是對養豬生產者構成持續威脅的疾病。這一疾病很難防治,沒有一種防制方案可適用於所有的情況。豬羣的穩定化和防制措施都要經過一定時間纔會見效。若要成功地防制此病,就必須嚴格地堅持執行一種方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