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

書籍 學科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ōng yī yǎng shēng xué

2 英文參考

science of health mainten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Health preservation of TCM

3 概述

中醫養生學:1.學科名;2.同類同名科教書籍。

4 學科名·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爲學科名[1]中醫養生學是研究中國傳統保健理論與方法和應用的中醫學[2]。根據中醫理論,研究衰老發生發展、老年病的防治與養生具體措施的一門學科,研究內容相當於近30年來出現的新興學科——老年學[2]。研究目的在於使人們能夠採取各種自我保健措施來延緩衰老發生,預防老年性疾病,保持健康活力,從而使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2]養生的基本原則在內經時代業已形成,經歷代醫家不斷充實,中醫養生學逐漸發展成爲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一門專門學科[2]

4.1 中醫養生學的研究的目的

中醫養生學的研究的目的在於使人們能夠採取適當措施來延緩衰老發生,指導老人進行自我保養以保持健康與各種活動能力,從而使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

4.2 中醫養生學的歷史

養生的基本原則在《內經》時代業已形成。據《靈樞·本神》說:“智者養生也,必須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柔剛,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秦代《呂氏春秋》、《莊子》書中已有氣功養生的記載。東漢名醫華佗所創五禽戲,就是一種健身養生術。魏晉南北朝不僅養生研究興起,而且有衆多養生書問世,如嵇康的《養生論》、張湛養生要集》、葛洪的《抱朴子》、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導引養生圖》等。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方》專列《養性》一卷,介紹了不少養生方法,他本人也成爲一位老壽星。宋明清各代,養生學受到醫家的普遍重視,養生專著大量出現,夾雜在養生學中的唯心成分逐漸減少,一些積極的養生方法與理論進一步得到提倡與發展。飲食、藥物、運動、氣功等用於養生、抗老、防治老年病等方面,已蔚然成風。中醫養生學逐漸發展成爲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一門專門學科。

4.3 中醫養生方法

歸納中醫養生方法,大致有:起居有常、性事有節、保養精神注意飲食、藥物養生、適當勞動、氣功導引按摩鍼灸等。

5 同類同名科教書籍·中醫養生學

中醫養生學泛指同類同名科教書籍[2]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7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