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學會

組織機構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ōng guó yào xué huì

2 註解

中國藥學會成立於1907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學術團體之一,是由全國藥學科學技術工作者自願組成依法登記成立的學術性、公益性、非盈利性的法人社會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我國藥學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推動藥學科學技術和民族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爲公共健康服務的重要力量。

3 中國藥學會簡介

中國藥學會是國際藥學聯合會和亞洲藥物化學聯合會成員。現有註冊會員8萬多人,高級會員3000餘人,團體會員53個。學會下設7個工作委員會,15個專業委員會,主辦19種學術期刊。

中國藥學會的宗旨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團結和組織大藥科學技術工作者,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藥學科學技術的普及、繁榮和發展,促進藥學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藥學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維護藥學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爲會員和藥學科學技術工作者服務。

中國藥學會的主要任務是開展藥學科學技術的國內外學術交流;編輯出版、發行藥學學術期刊、書籍;發展同世界各國及地區藥學相關團體、藥學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友好交往與合作;舉薦、表彰、獎勵在科學技術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藥學科學技術工作者;開展對會員和藥學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繼續教育培訓;普及推廣藥學以及相關學科的科學技術知識;反映藥學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意見和要求,維護藥學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接受政府委託,承辦與藥學發展及藥品監督管理等有關事項,組織藥學科學技術工作者參與國家有關項目的科學論證和科學技術諮詢;開展醫藥產品展示、提供醫藥技術服務與推廣科研成果轉化等活動;舉辦爲會員服務的事業和活動;依法興辦符合本會業務範圍的事業與企業單位.

中國藥學會主管單位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事機構爲祕書處,行政掛靠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祕書處內設辦公室、組織工作部、學術部、編輯出版部、繼續教育與科普部、國際交流部、科技開發中心。

4 中國藥學會歷史沿革

中國藥學會於1907年由留日學生王煥文、伍晟等發起,在日本東京神田水道橋明樂園舉行成立大會,當時定名爲東京留日中華藥學會,其宗旨是團結藥學界人士,鑽研學術,交流經驗,共求學術進步,推動中國藥學事業──藥學教育、藥學研究和藥物生產(製藥工業)的發展。1909年召開第一屆年會,第一任會長爲王文煥。1910年學會遷回國內,會址設於北京。1912年召開第二屆年會,並改稱中華民國藥學會。1935~1936年在上海和南京先後舉行兩會員大會,改稱中華藥學會。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學會在重慶重新組織,改名中國藥學會。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遷至上海。1909~1948年共召開過12次年會,先後建立的分會有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永安(福建)、安順(貴州)、昆明、臺灣、北京等分會;先後出版的期刊(包括分會及個人主辦的)有《中華藥學雜誌》(1906年創刊,1943年改名《中國藥學會志》、亦稱《中國藥學雜誌》)、《醫藥學》、《藥和化學》、《藥訊期刊》、《藥學季刊》等。至1948年,會員達2000餘人。

1951年會址由上海遷至北京。1952年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第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年會)。至1988年共召開過18次會員代表大會(包括1948年前的12次)。現在,全國已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藥學分會。會員已發展到1991年的 45000人。1979年後中國藥學會的學術活動有了較大的發展,1979~1988年共召開各種學術會議88次,出席人數達12016人(次),收到論文10653篇。學會先後建立了11個分科學會(表1),創辦7種藥學雜誌(表2),併成立了學術、組織、國際學術交流、編輯出版、技術諮詢開發、科普與教育、財務與基金管理共7個工作委員會,以協助理事會開展工作。

中國藥學會臺灣分會於1948年 4月成立。此分會現設在臺北市臺灣大學醫學院,會員6百餘人。刊物有《中華藥學雜誌》,其前身爲《臺灣藥學會雜誌》爲季刊,至1989年已出至第41卷。香港藥學會成立於1949年,現有會員近 4百人。每年出版《香港藥學會年刊》。通訊郵箱爲香港郵政總局1298號。另香港還有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會員4百餘人,並創有《執業藥劑師藥刊》,爲季刊,至1989年已出至第7卷。

5 中國藥學會活動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於1990年成立。多年來,“中心”時刻關注國內、國際醫藥學的發展,組織策劃了系列會議和活動,部分大型活動在醫藥界有着廣泛的影響。至今“中心”舉辦的各類活動有:

5.1 中國藥師周大會

中國藥師周大會是每兩年召開一次的重大活動。自1998年以來已連續舉辦了七屆,參會藥師已達近萬人。大會以團結、進取、求實、發展爲口號,以“藥師以人爲本,全力維護人民健康”爲宗旨,號召全國百萬藥師嚴格履行“關愛人民健康,藥師在您身旁”的莊嚴承諾。每一屆大會緊扣時代脈搏,圍繞與當前醫藥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密切相關的大會主題進行深入而具有實效的研討。大會期間,分別組織主題報告、各學科講演、中外交流、論文徵集、沙龍論壇、新品推介、科普宣傳等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動。每屆大會,都將邀請國務院、國家相關部委領導,國內醫藥界著名專家學者、藥師,醫藥企業以及國外醫藥團體等代表參會。

5.2 全國醫院藥劑科主任年會

全國醫院藥劑科主任年會是每年召開一次的重大活動。現已連續舉辦了17屆,國內參會醫院千餘家,藥師幾萬人。大會邀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及各相關部委領導,國內醫藥界著名專家學者、全國部分重點醫院藥劑科主任以及國外醫藥團體參會。通過學術演講、主題報告、中外交流、論文徵集等多項活動,針對醫院藥劑科的管理、現代藥學發展趨勢、運用高科技手段管理現代藥房、臨牀藥學的發展、安全合理用藥等專題問題進行深入的研討。爲全國藥劑科主任學習與交流的平臺。

5.3 國際醫藥學論壇

國際醫藥學論壇大會是具有廣泛影響的國際性會議,目前已經舉辦了四屆。論壇邀請國內外醫藥學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主要就疾病藥物治療在臨牀應用方面作專題報告,同時還針對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系統進行醫學、藥學深入的探討與交流。爲提高藥物在疾病的診斷研究、應用和推廣,以及我國疾病在診斷、治療等方面做出了努力。

5.4 院長沙龍論壇

中國醫院院長沙龍論壇自創辦以來,針對醫藥改革、醫院管理、人才培養、醫德醫風建設、醫療水平提高以及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出現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熱烈、積極而富有見解的討論。爲院長們溝通思想、交流經驗提供了一個活躍、輕鬆的平臺。院長沙龍論壇的活動模式,是研究醫院發展戰略有益的嘗試,成爲政府與醫院高層管理者溝通與聯繫的紐帶。參會的各級政府領導不僅傳達了當前國家的最新政策,也通過積極調查研究,聽取意見,爲政府制定醫改政策提供了有益的支持,爲構建和諧社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5.5 藥師沙龍論壇

藥師是合理用藥的指導者,是藥學服務的實踐者,在維護人民健康和保障用藥安全上,藥師肩負着神聖的天職和無可替代的使命。藥師沙龍論壇是針對醫藥改革中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探討現代藥學發展趨勢,研究現代醫院藥學學科的建設與科學管理,思考藥師在臨牀藥學治療的作用,降低用藥風險,確保大衆安全合理用藥。目的是創建和諧、博愛、科學、新型的藥學文化使藥學事業蓬勃發展。

5.6 百萬藥師關愛工程

爲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意識和水平。2003年創辦了“百萬藥師關愛工程”,一是對藥師開展職業道德和醫藥專業知識的系列培訓,提高藥師全面綜合能力,更好的指導和諮詢人民安全、有效、合理、經濟用藥;二是通過召開各種學術交流活動進行學習與溝通,提高藥師的專業能力;三是開展各種科普諮詢宣傳活動,實現藥師關愛人民健康、藥師在您身邊的承諾,藥師走向社會、走向社區、走向農村,向人民大衆送醫送藥送溫暖。   2005年,根據百萬藥師關愛工程開展的活動,由百餘名醫藥學專家歷時2年編寫出版了《臨牀治療學》、《臨牀藥理學》、《實用藥劑學》、《中成藥合理選用》、《藥學服務與諮詢》、《藥品商品與信息學》、《藥事管理與法規》七門教材。2006年對醫療機構藥師,社會藥房(店)藥師,社區藥學人員按照高級、中級、初級進行培訓。組建了具有高級職稱並有專業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教學能力的學科帶頭人組成的百萬藥師工程講師團,按照華北、華東、西北、西南、華南、東北等7個區域進行培訓,開展安全合理用藥進萬家、藥師在您身邊萬里行大型科普諮詢宣傳活動

5.7 臨牀藥師高級研討互動班

學習借鑑發達國家臨牀藥學服務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中國臨牀藥學工作已開展多年的經驗,研究疾病與藥物治療的關係,研討藥物治療與臨牀實驗室數據之間的關聯,掌握臨牀疾病診治與藥物治療服務方案與藥歷原則的制定。通過臨牀藥學理論的學習臨牀藥學實踐,以及臨牀藥學教育工作的建立與開展,在我國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臨牀藥學工作體系、流程、模式、標準。

5.8 藥劑科主任高級英語培訓班

目前,我國臨牀藥師的整體英語能力相對薄弱,培訓機會和氛圍相對不足,“啞巴英語”現象普遍存在。廣大藥師對於學習公共英語與藥學專業英語、提高英語口語交流能力的需求日益強烈。在部分醫院藥劑科主任的倡議下,“中心”與中國醫院協會科技發展部共同研究決定,舉辦了主題爲“世界藥師手拉手,英語連接你和我”的北京地區《醫院藥劑科主任英語高級培訓班》。培訓班分別邀請了曾任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譯員,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彭萍副教授講授公共英語;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的藥學博士,現任和睦家醫院藥劑科主任張海蓮講授專業英語;具有豐富臨牀經驗,並在英國主攻臨牀藥學的在讀博士楊赴雲講授臨牀藥學英語。

5.9 參與建立國家處方藥非處方藥制度

1994年,“中心”組織專家通過多次論證,提出應在我國建立國家非處方藥制度。衛生部於1995年、1996年兩次發文,正式宣佈在我國建立國家非處方藥制度,併成立五部委組成的國家非處方藥領導小組與辦公室。1995年“中心”作爲國家非處方藥領導小組辦公室,直接參與並承辦了國家非處方藥制度建立的設計與制定。組織百餘名醫藥學專家,經過兩年多的研究與論證,制定了國家非處方藥的定義、原則、特點、程序方法、標準;遴選了中西藥第一批國家非處方藥目錄;初擬了《國家非處方藥廣告審批標準》與《國家非處方藥審批管理辦法》;出版了《國家非處方藥專論》等5本系列書籍及7門爲提高臨牀藥師與社會藥店藥師討論稿和醫藥治療知識能力的系列基礎教材。

6 中國藥學會主辦的刊物

中國藥學雜誌

藥學學報

中國中藥雜誌

中草藥

藥物評價研究

現代藥物與臨牀

中國醫院藥學雜誌

藥物分析雜誌

中國海洋藥物雜誌

中國新藥與臨牀雜誌

中國現代應用藥學雜誌

中國臨牀藥理學雜誌

中國藥物化學雜誌

中國新藥雜誌

中國藥學(英文版)

藥物流行病學雜誌

藥物生物技術

中國臨牀藥學雜誌

中國天然藥物

今日藥學

7 中國藥學會聯繫方式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外大街四號建外SOHO九號樓18層

郵政編碼:100022

網站:http://www.cpa.org.cn/

總機:010-58699275/76/78/79/80

辦公室:010-58699270(傳真);

組織工作部:010-58699273(傳真);

學術部:010-58699125(傳真);

繼續教育與科普部:010-58699126(傳真);

中國藥學雜誌編輯部:010-58699295(傳真);

國際交流部:010-58699271;010-58699272(傳真);

市場部:010-58699016/18/19/20/21/23;010-58699035(傳真)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