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八法

推拿手法名 中醫治法 中醫學 推拿學 骨傷治法 正骨手法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èng gǔ bā fǎ

2 英文參考

eight traumatic and orthopedic manipulation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正骨八法骨折脫臼軟組織損傷的八種整復治療手法[1]。見《醫宗金鑑》卷八十七。即摸法接法端法提法按法摩法推法拿法[1]

4 摸法·正骨八法

摸法推拿手法[2]。用手觸摸肢體穴位,適用於全身各關節骨骼肌腱損傷的診斷和治療[2]。《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摸法摸者,用手細細摸其所傷之處,或骨斷骨碎、骨歪、骨整、骨軟、骨硬、筋強、筋柔、筋歪、筋正、筋斷、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熱,以及表裏虛實,並所患之新舊也。先摸其或爲跌僕,或爲錯閃,或爲打撞,然後依法治之。”《備急千金要方·養性》:“手摸肩,從上至下使遍。”

5 接法·正骨八法

接法正骨八法之一,出《醫宗金鑑》卷八十七[3]。接,連接和接續之意[3]。即運用手法或藉助器械,使斷骨復續,陷者復起,碎者復完,突者復平的方法[3]

6 端法·正骨八法

端法正骨八法之一[4]。見《醫宗金鑑》卷八十七。用一手或雙手握住骨折脫位之骨的遠端,根據不同情況,或從下向上端,或直端、斜端,或從外向內託,使離位之骨,端正復位[4]。託者,有端託和提託之分,常用以治療輕度的頸椎錯位、頸部的肌肉捩傷、失枕及一部分骨折脫臼[4]

7 提法·正骨八法

提法正骨八法之一[5]。見《醫宗金鑑》卷八十七。提者,有提起,提伸及牽引之意[5]。用一手或拇食指,或轅以繩帶將受傷後下陷之骨或關節提歸原位,以利整復[5]。多用於治療鎖骨肋骨鼻骨骨折髖關脫臼[5]

8 按法·正骨八法

按法推拿手法[6]。出《黃帝內經素問》。又名抑法[6]。用手指、手掌或屈曲的指間關節突起部按壓穴[6]。有活血止痛,開通閉塞等作用[6]。《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按者,謂以手往下抑之也。”“按其經絡,以通鬱閉之氣。”《釐正按摩要術·按法》:“按而留之者,以按之不動也。按字從手從安,以手探穴而安於其上……以言手法,則以右手大指面直按之,或用大指背屈而按之,或兩手對過合按之,其於胸腹則又以掌心按之。”

9 摩法·正骨八法

摩法推拿手法[7]。出《內經》。用手掌面或手指指面附着於一定部位上,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輕緩而有節律的盤旋摩擦[7]。用手掌進行者,稱爲掌摩法;用手指進行者,稱爲指摩法[7]。有理氣和中,活血止痛,散瘀消積等作用[7]。常用於消化道疾患及軟組織急性損傷腫痛者[7]。《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摩其壅聚,以散瘀結之腫。”《內功圖說·分行外功》:“兩手摩腹,移行百步,除積滯。”

10 推法·正骨八法

推法推拿手法[8]。出《黃帝內經靈樞》。用手指或手掌着力於人體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力向一定方向推動[8]。後代在應用上有發展,常用的有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一指禪推法[8]。有疏通經絡,行氣消瘀等作用[8]

11 拿法·正骨八法

拿法推拿手法[9]。用拇指和食、中指,或用拇指和其餘四指的指腹,相對用力緊捏一定部位[9]。用五指進行捏拿的又稱抓法[9]。明·周於蕃祕傳推拿妙訣·字法解》:“拿者,醫人以兩手指或大指或各指於病者應拿穴處或掐或捏或揉,皆謂之拿也。”

12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18.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26.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60.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03.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693.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19.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37.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57.
  9. ^ [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44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