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妊娠

婦產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ǎo qī rèn shēn

2 英文參考

early pregnancy

3 疾病分類

產科

4 疾病概述

早期妊娠的第一個表現是停經,生育年齡,平時月經週期規則,一旦月經過期10天或以上,應疑爲妊娠。若停經已達8周,妊娠的可能性更大。停經是已婚婦女可能妊娠的最早與最重要的症狀。當然,停經不一定就是妊娠哺乳期婦女隨未恢復月經,仍可能再次妊娠

表現:

早孕反應:約半數婦女在妊娠早期(停經6周左右)出現頭暈乏力嗜睡、食慾不振、喜食酸物或厭惡油膩、噁心、晨起嘔吐等,稱爲早孕反應,這與體內HCG增多、胃酸分泌減少以及胃排空時間延長有關,多在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尿頻

乳房的變化:自妊娠8周起,受增多的雌孕激素影響乳腺發育乳房逐漸增大,孕婦會自覺乳房輕度脹痛乳頭疼痛,初孕婦較明顯。哺乳期婦女一旦受孕,乳汁常明顯減少。乳頭及其周圍皮膚着色加深,乳暈周圍有結節顯現。

妊娠試驗可以較早確診早孕,分爲尿妊娠試驗靜脈血的妊娠試驗,後者靈敏度高,最早可以在受孕後10多天即能檢測出來。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應將妊娠試驗陽性作爲唯一的診斷依據,因有時會有假陽性,要結合B超等考慮,以免誤診

5 疾病描述

妊娠全過程共40周分爲3個時期: 妊娠12週末以前稱早期妊娠;第13-27週末稱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後稱晚期妊娠

6 症狀體徵

1.停經 生育年齡已婚婦女,平時月經週期規則,一旦月經過期10日或以上,應疑爲妊娠。若停經已達8周,妊娠的可能性更大。停經可能是妊娠最早與最重要的症狀停經不一定就是妊娠,應予以鑑別。哺乳期婦女月經雖未恢復,仍可能再次妊娠

2.早孕反應 約半數婦女於停經6周左右出現畏寒頭暈乏力嗜睡、流 涎、食慾不振、喜食酸物或厭惡油膩、噁心、晨起嘔吐症狀,稱早孕反應噁心、晨起嘔吐與體內HCC增多、胃酸分泌減少以及胃排空時間延長可能有關。早孕反應多於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3.尿頻 於妊娠早期出現尿頻,系增大的前傾子宮盆腔內壓迫膀胱所致。約在妊娠12周以後,當宮體進入腹腔不再壓迫膀胱時,尿頻症狀自然消失。

7 診斷檢查

1.乳房的變化 自妊娠8周起,受增多的雌激素孕激素影響,乳腺腺泡及乳腺小葉增生發育,使乳房逐漸增大。孕婦自覺乳房輕度脹痛乳頭疼痛,初孕婦較明顯。哺乳期婦女一旦受孕,乳汁分泌明顯減少。檢查乳頭及其周圍皮膚(乳暈)着色加探,乳暈周圍有蒙氏結節顯現。

2.生殖器官的變化 於妊娠6-8周行陰道窺器檢查,可見陰道壁及宮頸充血,呈紫藍色。雙合診檢查發現宮頸變軟,子宮峽部極軟,感覺宮頸與宮體似不相連稱黑加徵。隨妊娠進展,宮體增大變軟,最初是子宮前後徑變寬略飽滿,於妊娠5-6周宮體呈球形,至妊娠8周宮體約爲非孕宮體的2倍.妊娠12周時約爲非孕宮體的3倍。當宮底超出骨盆腔時,可在恥骨聯合上方觸及。

輔助檢查

1.超聲檢查 (1)B型超聲顯像法:是檢查早期妊娠快速準確的方法。在增大的子宮輪廓中,見到來自羊膜囊的圓形光環(妊娠環),妊娠環內爲液性暗區(羊水)。最早在妊娠5周時見到妊娠環。若在妊娠環內見到有節律的胎心搏動和胎動,可確診爲早期妊娠、活胎。 (2)超聲多普勒法:在增大的子宮區內,用超聲多普勒儀能聽到有節律、單一高調的胎心音,胎心率多在150~160次/分,可確診爲早期妊娠且爲活胎,最早出現在妊娠7周時。此外,還可聽到臍帶血流音。

2.妊娠試驗 孕婦尿液含有HCG,用免疫學方法(臨牀多用試紙法)檢測,若爲陽性,在白色顯示區上下呈現兩條紅色線,表明受檢者尿中含HCG,可協助診斷早期妊娠

3.黃體酮試驗 利用孕激素在體內突然撤退能引起子宮出血的原理,對月經過期可疑早孕婦女,每日肌注黃體酮注射液20mg,連用3日,停藥後2-7日內出現陰道流血,提示體內有一定量雌激素,注射孕激素子宮內膜由增生期轉爲分泌期,停藥後孕激素水平下降致使子宮內膜剝脫,可以排除妊娠。若停藥後超過7日仍未出現陰道流血,則早期妊娠的可能性很大。

4.宮頸粘液檢查 宮頸粘液量少質稠,塗片乾燥後光鏡下見到排列成行的橢圓體,不見羊齒植物葉狀結晶,則早期妊娠的可能性大。

5.基礎體溫測定 雙相體溫的婦女,高溫相持續18日不見下降,早期妊娠的可能性大。高溫相持續3周以上,早孕的可能性更大。基礎體溫曲線能反映黃體功能,但不能反映胚胎情況。

8 相關出處

《婦產科第五版》、《婦產科第六版》

治療早期妊娠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