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肚癰

中醫學 疾病 中醫外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ú dù yōng

2 註解

3 疾病科屬

外科

4 疾病概述

魚肚癰是指小腿部位皮肉之間的急生化膿性疾患,又稱腓現代醫學小腿腓腸肌部位的急生化膿性蜂窩組織炎

5 診斷要點

1、初起腓腨部脹痛不舒,不能着力,影響活動,繼而皮膚焮紅,邊界不清,高腫疼痛。伴有怕冷發熱納呆便祕,尿赤等全身症狀

2、約1周左右成膿,局部疼痛加劇,按之有波動感。

3、潰後膿出黃稠,全身症狀隨之減輕或消失。若瘡色紫暗漫腫,潰膿遲緩,膿水清稀,則瘡口難斂。

4、本病需與附骨疽相鑑別。附骨疽起病較急,伴高熱寒戰疼痛徹骨,懼動。後皮紅腫脹,疼痛可變輕,潰出膿液初稠後薄,瘡口不易癒合,形成竇道,可探到死骨。

6 辨證分析

1、本病主要由肝脾、膀胱溼熱下注與氣血凝結而成,或因勞傷筋脈,外傷瘀血感染邪毒所致。其臨牀特點是局部紅腫疼痛,腫勢易聚,膿出黃稠,瘡口容易癒合,預後一般多順。

2、本病之因由溼熱火毒所致,然證有虛實,毒有輕重,位有淺深之分。實火之證,溼熱火毒雖盛,然正氣尚屬不虛,氣血充足,束拘毒邪,則腫勢易聚,易膿易潰易斂,病較輕淺;虛火之證,毒盛而正氣虛,氣血不能束拘毒邪,則腫勢難聚,難膿難潰難斂,病較深重。治療以清熱解毒,和營利溼爲原則。

7 辨證論治

7.1 實火

證見

局部紅腫焮痛,腫勢易聚,膿成易潰,出膿黃稠。身伴寒熱口渴不欲飲,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

清熱解毒,和營利溼

方藥

1、主方:五神湯(鄒嶽《外科真詮》)合萆薢滲溼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加減處方金銀花15克,地丁12克,生山梔9克,黃柏9克,澤蘭9克,赤芍9克,丹蔘12克,蒼朮9克,萆薢30克,土茯苓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膿成者,加穿山甲9克、皁角刺9克,去地丁、生山梔。潰後一般不需內服藥,體虛者宜補益氣血,方用八珍湯加減(處方參照一般癰)。

2、中成藥四妙丸,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3、單方驗方地蜈蚣草方(江蘇省高郵縣人民醫院驗方)處方:鮮地蜈蚣草30~60克,搗爛沖服,每日1劑。外用以鮮地蜈蚣草60~120克,洗淨贄爛,加少許乾麪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

7.2 虛火證

證見

局部結腫脹痛身熱口乾,潰膿較難,膿出黃稠;或膿毒傷筋,足趾踐地而行;或見瘡色紫暗,漫腫難聚,潰膿遲緩,膿水清稀,瘡口難斂。

治法

初期標實,宜清熱利溼,和營解毒後期本虛,宜氣血雙補

方藥

1、主方(1) 萆薢化毒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加減處方萆薢30克,當歸尾9克,牡丹皮9克,防己12克,薏苡仁15克,川牛膝9克,生甘草6克,金銀花12克,連翹9克,木瓜12克。水煎服,每日1劑。(2) 不消者宜託毒透膿,方用托里消毒散(吳謙等《醫宗金鑑》)加減處方黨蔘15克,白朮9克,川芎6克,當歸9克,金銀花12克,茯苓15克,白芷9克,赤芍9克,生甘草6克,黃芪15克,桔梗9克,薏苡仁15克。水煎服,每日1劑。(3) 潰後宜用十全大補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處方當歸9克,白芍9克,川芎6克,熟地黃15克,人蔘9克(另燉),茯苓15克,白朮9克,甘草3克,黃芪15克,肉桂2克(焗服),生薑9克,大棗9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1) 四妙丸,用法參照災火證。適用於初起。(2) 一粒珠,每次1丸,每日2~3次,黃酒溫開水送服。(3) 西黃丸,每次3克,每日2次,溫黃酒溫開水送服。(4) 十全大補丸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漸開水送服,每日2次。適用於潰後。

3、單方驗方參照實火單方驗方

外治法

1、實火證初期外敷金黃膏玉露膏。膿成切開排膿,摻八二丹,外敷金黃膏。膿盡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收口。

2、虛火證初期外敷沖和膏。膿成切開,膿水稠者參照實火證處理,膿水清者摻陰毒內消散,外敷陽和解凝膏。膿盡用生肌白玉膏外貼收口。

7.3 其他療法

1、飲食療法參照“一般癰”飲食療法。

2、預防調護(1) 患病後臥閒休息,抬高患肢。(2) 瘡口癒合後,逐日適當鍛鍊活動,以利筋骨。(3) 腓腨部有外傷者,應積極治療,以免染毒爲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